1、 为什么我们要读外国文学?
一是可以学习西方人的思考方式、探寻他们的文化滥觞;
二是因为文学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还可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入活力。
三是因为文学是个人表达感情的需要;于是从这点上看,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伟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事情。
四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还承担着一种社会控制的作用。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的载体教化人民。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当时社会和现代社会的问题。
2、 为什么要读经典?
可以开启智慧;学习伟人优秀的行文方式、思考方式、表达方式,开拓不同看问题的视角。
3、 谈谈我与一部我喜爱的19-20世纪西方名著的相遇
这本书是以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起源》。上图借阅。
前半部分,柏林写了几个人关于浪漫主义的观点。比如尼采说,浪漫主义不是疾病,而是药方,用来医治疾病。在我看来,尼采响应了一种哲学观点,即认为人生下来即是病态的化身,是在耶和华的面前带着原罪的。这种原罪是否被感知,我尚不清楚,以后需要多加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尼采像是在说浪漫主义是一种神引,或是一种灵性的召唤,帮助我们走出卑劣的自身。
书中写『浪漫主义是原始的、是自然的人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疾病的,是堕落,是无情的美女,是死亡的舞蹈。』
有些东西我事后翻起来,觉得没有读懂,像是
『之所以敬仰殉道者,是因为他们见证了真理。到了十九世纪,你会发现这样一种价值观: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动机比结果更重要。』
柏林写到:18世纪是科学取得伟大胜利的年代,同时,毫无疑问,过分的理性主义使得人类的情感受到阻碍。在此情形下,人类的情感总要以某种别的形式爆发出来。作者谈到了赫尔德的三个观点。这三个观点对浪漫主义运动贡献巨大,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氛围。
第一个观点是表白主义,这就是主张艺术即表白、艺术即交流的学说。赫尔德由此发展出一个观点,即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归属的群体。
他的另一个观点,每种文化都拥有它自己的重心。然后他得出了最终结论,即每个人累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或者说为了他们的传统而奋斗。每个人都属于他所在的群体。
对于布莱克来说,爱就等同于艺术。他称耶稣及其门徒为艺术家。“艺术是生命之树……科学是死亡之树。”让人性的活力得到自由,这是所有受制于严禁的科学秩序、快要闷死的人们发出的呼声。
谈浪漫主义,我们总绕不开文宗启,这是一条主线。但是,人们是否在那个时候,心灵不仅是披上了武装,同时也披上了人性的枷锁?
柏林谈到了自由意志,写了康德和席勒的看法。谈了好多我写不完了,也没有能力去写完了。最后柏林谈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
柏林表示,这个观点的实质在于,世上存在着种种我们必须服从的事实。科学即服从,顺应事物的本性,科学就是理解、知识及顺应。浪漫主义与此相反,有两点,第一是人们要获得的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而是知识的创造,最终创造出自己对世界的愿景。第二,他认为世上不存在事物的结构,浪漫主义是永无止境的自我创新。
柏林说,浪漫主义的本质和意义在于它绝对无法实现,一旦实现,它将毫无价值。你甚至不能说它在创造自己,因为它没有自我,只有运动。
因此,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对于不完美生活的原谅。
不禁让我感叹、思索,以及在中国的这个时代不敢思索。
法国在其大革命时,高呼:自由、平等、博爱。
美国在费城立宪时,大喊:民主、正义、自由。
但是背后不过是把国家换了个新的脑袋安上去,国家权力用一种新的血液建设上去。
中国现在也喊,举国上下一起喊: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公正、法治!
美国梦就是衰落,中国梦就是富强。如果法治尚未完善,只靠一个尚不完善的『哲学王』的精英统治,这个梦想真的会实现吗?
有生之年,恐怕不是什么我想知道的事情。
经典名著的好处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
而读流行文学的好处是能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不过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把握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什么是好的流行。
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选择有益的书籍阅读
知识无边无际,全世界每天出版的图书就有几万、十几万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通晓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要选择对我们最有益的书来读。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武侠、言情小说以及卡通漫画、科幻、恐怖、休闲方面的书,如:《三重门》、《武侠传奇》、《文摘》、《意汇》等等。的确,每种书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如:言情小说语言优美、文笔流畅;武侠小说,语言形象、人物刻画惟妙惟肖;侦探小说情节生动、推理缜密、布局扣人心弦。可是读这些书籍,你有多少受益,你学到多少知识呢?
大部分都是无效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加上这些书故事情节性太强,内容低级、庸俗,同学们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很容易陷入故事情境而不能自拔,就会出现上课、上自习时也想看的现象,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因为痴迷武侠小说中的“侠”、“义”而参与打架斗殴,痴迷言情小说而过早谈情说爱耽误学业的例子。据老师反映,去年高三有位成绩优秀的同学,就是因为沉迷书籍,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最后连二榜大学都没考上。
建议同学们多看看中外名著。而许多同学对名著有畏惧感。一位同学在调查表中很中肯谈了自己的看法:“名著的部头巨大,情节冗长,节奏缓慢,书中所写的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的关系难以理解”。但是,同学们,经典名著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它影响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受到读者和时间的长期检验,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它的情节、它的人物形象,对读者产生的震撼力,远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比得了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我们要读的二十种著作,《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
为什么要读外国名著?中国人不会写书吗?我们知道文化无国界,名著已超越了国界、种族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的一笔宝贵遗产。
名著都经受了时间和历史的筛选,是历久不衰的好书。这些书流传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我国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从它们诞生起直至今日,都是经久不衰的畅销书、长销书。
名著的主题,一般都是歌颂人性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探索或表达人类的对真理、正义、爱情、理想的不懈追求。
名著是一眼甘泉,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流淌浇灌人类心灵;它又是一处宝藏,即使过了一千年还能继续开掘出宝藏令人类受益;它应当净化读者心灵和提升读者审美追求,并由此成为你的精神伴侣和导师。真正的好书不靠舆论吹捧和商业炒作来传播,它需要接受严苛的岁月和一代代读者挑剔眼光的检验它的价值。
没有读过名著就像吃了一辈子饭,却没有吃过一顿精美的大餐。余秋雨说:“一个人的人生应该找一些名著来垫底。”另一位外国作家则干脆把没读过名著的人比喻为“精神上的残疾人”。这都说明阅读名著在我们精神成长中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名著是作者观察人性,然后将他们真实的呈现出来的结果,每一个角色的背后都是赤裸裸的人性。我们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什么是崇高的,什么是卑鄙的,什么是对的错的,我们开始给人世间的很多东西建立标准。喜欢哪本书里的哪个谁,他的价值观一定和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有契合,或者互补,又或者修正了我们的某些观念。讨厌谁,为什么那么讨厌?也许是自己的投射。
在越来越多的阅读里,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越来越清楚的知道自己判断物是人非,对错的标准是什么,做人的底线是什么。
名著里会谈到很复杂的人际关系,谈到推理和人性的变迁,因为它模拟了人物的性格和说话的方式。在我们阅读的过程里,不知不觉对人,对人性,对性格会有更多的了解,在这个了解之后,我们会在自己的行为上有所斟酌。当我们走出文学名著回到现实的世界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会多一点能力,我们对生命的态度会更丰富。
阅读外国文学,不是为了炫耀,是去理会其的思想精髓,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有利于自己更理性辨证看待事物的本质;提高自己的思想内涵。例如:阅读培根的《论人生》,能使我们启发我们的思想,熏陶我们的性格,给我们人生的指导。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能使我们更深入体悟生活的思想和真理,感受人生的快乐和自尊。感受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所带来的深刻哲理思考,更是自己思想的升华。如果不去感受其内涵的话,读了也是白读。
读外国文学名著可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了解外国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增强对人性、人生的理解,了解社会,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一生受用不尽。 审美能力的培养 我们学习外国文学,更重要地是通过老师讲解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自己阅读、欣赏经典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从审美判断的量的方面对美下了定义:“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他的意思是,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与理性判断等知性活动无关。他虽然说得绝对了一点,但却点到了问题的实质。像阅读欣赏外国文学名著一类的活动,不是一种从作品的一个具体的例证归纳出主题的理性活动,而是读者放纵自己的心灵,深入到作品的血脉去做一番无羁无绊的畅游。在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可以暂时充当一下导游,但对作品的探幽揽胜只能靠同学们自己去游历感悟。捧读作品,同学们可以如痴如醉,时颦时笑,废寝忘食,可以一洒同情之泪,数入虚幻之境。
审美感知的极致也许就是庄子描绘的物化境界:庄子曾经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甚至不知道是自己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但从梦中醒来,才知道了自己与蝴蝶分明不同。我们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如果能达到这样物我两忘的境界,就会有大收获。 除了感性的领悟,我们还需要有理性的介入,这就是我们与康德的区别。如果前面说的阅读活动是“入乎其内”的话,那么理性的观照就是“出乎其外”。审美主体往往通过想象和思维和互相作用,把感觉和知觉到的直观和表象,加以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和制作功夫,既保存了现象中的具体性、鲜明性、生动性,又达到深刻地反映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说在阅读玩味作品,我们还要把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弄清楚作品的主题、艺术风格的特点,语言的特点(当然主要是译本传达出来的特点),并且要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收获表达出来
在《复活》中,随着玛丝洛娃在审判所的出场,涅赫留朵夫的内心开始煎熬。这种煎熬实质上就是悲悯的出场,也是爱的再一次被唤醒。最后的涅赫留朵夫无论如何要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复活,是爱的复活,是深深的悲悯在上帝天光照耀下的复活。当玛丝洛娃面对涅赫留朵夫,一直叫骂,“我讨厌你,我讨厌你的胖脸,我讨厌你胖脸上眼镜”,到最后却噙着泪水,看着这茫茫的人生道路,看着涅赫留朵夫来自灵魂深处的忏悔。那颗受伤的心,在悲悯和爱中,渐渐温暖起来。在此,托尔斯泰用他最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用基督深深的悲悯关照,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生命的另一面:生命的行走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有爱的支撑,就能走到生命的最后。
在《苔丝》中,哈代给我们展示的却是生命的遭遇。生命存在形式在冥冥之中的不可更改。苔丝没有玛丝洛娃这种幸运。苔丝面临的只有自我,只有家庭的无穷无尽的苦难,这种苦难使人性的尊严低下头来。为了改变这种苦难,苔丝用自我的生命代价,换来了人生的更大屈辱。苔丝为了缓解这种屈辱,不得不退守到自己最后的港湾——家。表面看似平静的苔丝,人的内在尊严却并没有半点屈服。她要让那个毁坏她青春的家伙付出代价。当然,这是在她碰上真正的爱情之后。哈代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遭遇。这种遭遇实际上是人类的遭遇,带有原罪的成分。哈代还有一种暗示:再也没有什么比生命的遭遇更让生命感动的了,在此,哈代开始设置陷阱。他想通过这个形象,把人类的内在理念推入这个陷阱之中:苦难原自生命,生命原自爱。因爱而苦难,这是耶稣的一部分;因爱而毁灭,完全是摩西出埃及的手法。把心爱的生命亲手毁灭,这不仅仅是一种残酷,而是一种更大的悲悯。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来看待这种生存意志,或者是生命走向。人类的苦难无时不在,而苦难的前提却常常是沉默。沉默就是尘土,就是尘埃。尘土的沉默有谁会在意?当然,与沉默相对的,
还有另外一种,这就是爱。沉默的爱比张扬的爱,更有魅力。这些文学作品让我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悲悯。 1.现实美(包含人性美、情操美,即爱国美、理想美、创造美、环境美等) 1)爱国美 爱国美是现实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体现爱国美的名篇。它在悲壮的气氛中,渲染了法国人民爱国感情的崇高美。通过此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人类社会中的爱国行为是一种美。这不仅培养了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情操美 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节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蕴含着伏契克无产阶级和国际主义的革命情操美,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审美作用,并将鼓舞他们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忘我地学习和工作。
就象科学知识必须从1+1学起一样,要想在尖端科学上有所作为,你必须先爬到巨人的肩膀上,这个不仅仅是文学,应该说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所有知识对我们的作用。所有前人用他们的知识为我们搭桥,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到达认知领域更深远的地方。
关于哲学,说实话,由于现在科学的分支无比繁多,使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精通几个领域的知识,当今的许多著名哲学家都在慨叹自己能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为某些知识做注解而已。一句话,哲学必须在有深厚的自然或者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下才能提出正确而有新意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