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虚笔、虚实结合、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动静结合、 动静相衬、大手笔、 层递、 深化主旨、以小见大、 点面结合、 主次、远近、通感、白描、 绘声绘色、对比、设置悬念、联想、想象等。
拓展资料
在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中,常常有一些概念分不清,从而导致答题错误。特别是当题目问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时,经常是问此答彼,怎样区别它们呢?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总之,表达方式是就文章的写作内容而言,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是就文学作品写作的具体技法而言,而修辞手法是就语言修辞效果而言。因为角度不同,说法也就有一定差异,对此,应注意区分。
文学作品一般以体裁分类。文学体裁就是文学作品的具体形式,是组成文学作品的要素之一。
文学体裁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对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也就不同。我国古代有人曾根据语句有否押韵,把文学作品分为韵文与散文两个大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一般采用“三分法”或“四分法”分类。
所谓“三分法”,就是依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它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大类。叙事文学包括神话、史诗、小说、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叙述故事,并塑造人物形象。抒情文学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它们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为主要特色。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它通过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
所谓“四分法”,就是根据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把文学作品分成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类。其中诗歌类包括抒情诗和叙事诗;散文类除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外,范围很广,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等,都归于此类;而小说则成为独立的一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是我国文学理论界较多采用的分类法。
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铺陈、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以动衬静、对比等。
1、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不同于托物言志。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
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3、虚实结合
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4、欲扬先抑
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写作方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5、首尾呼应
写作手法的一种,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所以,又称对照。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也就是说,在文章开头提到一次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