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美国文学,堪称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同时也可以说是又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形成了多元并存的局面,促进了现代美国文学的空前繁荣。
==小说==
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主旨虽然是现实主义,但不同的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却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有几种倾向:
1、两种现实主义小说。在这方面的主要代表是亨利·詹姆斯,他的创作继承了19世纪的高雅“现实主义”传统,擅长描写美国东部有闲阶级男女的心理。他作品描写的民主思想浓厚、独立性强、天真无邪、不拘虚礼但又有些我行我素的美国上层妇女形象,始终被看成是美国文化产物的典型。与这种创作倾向截然相反的是乡土小说和反映农民心声的作品。这方面比较有影响的作家哈姆林·加兰。
2、乡土作家和幽默小说。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家是欧·亨利。他的短篇小说篇幅不长,以情节取胜,一般以写小市民生活为主,充满了蕴含同情的幽默和恢谐之特色。尤其是那些出人意料的结尾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谋篇布局手法更每每令读者拍案叫绝。
3、“黑幕揭发者”与厄普顿·辛克莱。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以揭露资本家穷奢极欲和政府丑闻为主要内容的暴露文学曾一度发展到高峰。其中以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最有影响。
4、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织。这一时期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在于出现了一批既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同时又受到欧洲自然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潮影响的作家。他们所描写的往往是一些没有文化、出身贫寒的下层人民和社会渣滓。第一部显示出决定论哲学倾向的作品是斯蒂芬·克莱斯的中篇小说《街头妇女郎梅季》。
杰克·伦敦参加过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曾有“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之称。实际上,他同时受到马克思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这些均反映在他的主要长短篇小说中。他的写作风格粗犷而刚健有力,人物性格常常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展示。
西奥多·德莱塞(代表作《嘉莉妹妹》、《美国的悲剧》)运用巴尔扎克写典型、写细节的手法,成功地再现出他那个时代大城市中的社会生活和典型人物,场面比较广阔,含义比较深刻。他虽然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现象,但是又塑造了一批随波逐流、任性纵欲的主人公。但是他常常因为写作风格的滞重和句段的冗长而受到批评。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多以讽刺手法揭露美国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和矛盾。作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视野从未超越中产阶级。他的作品虽然从某些侧面揭露示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矛盾,和社会的黑暗,但总的来说,缺乏一定的深度。
约翰·斯坦贝克的创作在美国文坛有着重要意义。他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力求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生活的本质。他的作品大多以描写加州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主,充满了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代表作《愤怒的葡萄》同时也是30年代美国文学最重要的作品。斯坦贝克十分重视写作技巧,无论从情节安排到人物刻画,或者从遣词造句到人物语言,他都精心筹划,独具匠心。他尤其重视从下层人民的口语中汲取营养,加以提炼,形成了个性化的、富有乡土气息的、色彩明亮的文学语言。
==诗歌==
从1909年到1918年间有一群美国诗人兴起了一场反对传统诗歌格式的意象主义运动,卷入其中的主要诗人有埃兹拉·庞德、卡尔·桑德堡等 ,他们按照休姆的主张进行新诗创作,1914年庞德将他们收编成集,取名《意象主义者》,这一词随即便成为这一派诗人的统称。
意象派虽没有具体的理论,但却有自己的美学主张,大致可以概括为:使用普通语言,但是用准确的字眼 ;避免有音无意、用作装饰的诗歌惯用词汇;自由选材;创造新的节奏表达新的情绪;使用意象呈现出具体、坚定和肯定的画面;暗示出意思,而不是直抒胸臆。这一诗派的领袖人物是庞德,他的主要文学成就体现在:致力于诗歌革新运动,为新崛起的意象派制定了三条原则,并扶持了包括艾略特在内的一批英美作家,此外他还翻译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为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卡尔·桑德堡于1914年在〈诗刊〉上发表了《芝加哥》一诗。在格式上,桑德堡使用无韵短行和散文长句相间的句式,自由体,不拘泥句子的重音和韵脚,语言是浅显的口语体。他的诗在构思和格式上都显示出惠特曼的影响。美国生活的全景镜头往往是他的题材。
美大陆土地广袤、物产丰富,很早以来印第安人便在这里开拓劳作、繁衍生息,创造了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及文学,但是这些民间口头文学并未受到后来的欧洲移民的足够重视,在美国文化中未能留下多少印痕。美国文学从根子上说还是一种深受欧洲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学。然而,移民们的开拓精神和自由思想使他们很快突破了欧洲文化的藩篱,形成了以民主自由、个人主义为核心观念的新文学,建国以后的美国依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的进取心使美国文学呈现出纷繁丰茂、日新月异的局面。
开国前后,富兰克林(1706-1790)等人的散文作品,或委婉深沉,或幽默俏皮,或简洁刚健,是美国文学的雏形。进入19世纪以后,美国文学得到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前期主要是浪漫主义文学,后期则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
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既植根于本土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主义和探索热情,也受到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巨大影响,发展迅速,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一般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代表性作家有欧文、库珀、布莱恩特和爱伦·坡等,后期的代表作家有爱默生、梭罗、霍桑、梅尔维尔和惠特曼等。前期文学和后期文学在题材、主题、人物和风格等方面既有延续性,更有差异和区别。前期文学,题材多为民间传奇、田园风情、殖民地开发与争夺,主题多为惊叹社会的巨大变革、赞美勇敢机智的人格力量、向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永恒和谐,人物多为民间的喜剧性形象和理想化的英雄好汉,风格多为幽默诙谐、粗犷豪放。后期文学,题材较前有所拓展,诸如世外桃源、海上历险、道德与感情的冲突等成为新的令人关注的话题;主题则在强调人的直觉、情感和无穷潜力与提倡皈依宗教、克己禁欲、坚持道德操守之间摇摆不定;人物在保持传奇性的基础上,呈现出复杂矛盾、幽秘深邃的人格内涵;风格则因作家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而难以概括,大体上已从前期的豪迈洒脱逐渐转向奇崛深奥,具有浓厚的神秘悲怆的色调。
欧文(1783-1859)是美国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纽约外史》嘲讽了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方式和荒谬的殖民主义偏见,赢得欧美作家和读者的广泛好评。代表作《见闻札记》(1820)是一部随笔、速写和短篇故事的合集,风格幽默诙谐,文笔雅致,往往将奇妙的幻想和精确的写实糅为一体。其中的《瑞普·凡·温克尔》被认为是美国短篇小说的肇始之作。库珀(1789-1851)的创作取材于美国民族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其中尤以描写西部开发和争夺殖民地战争的边疆小说《皮袜子故事集》最为著名。库珀的小说风格质朴雄奇,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最后的莫希干人》(1826)是《皮袜子故事集》五部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部,其中绰号“皮袜子”的猎人纳蒂·班波具有史诗英雄式的道德勇气和非凡本领,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形象。布莱恩特(1794-1878)是一位擅长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人。他的诗风酷似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常在日常平凡的生活和田园景物的启示下得到人生的感悟,主要诗作有《水鸟》、《非洲酋长》等。他的诗论对后世的美国诗歌创作具有重大影响。
爱伦·坡(1809-1849)在早期浪漫主义作家中不同凡响。他的创作涉及多种文体,尤以诗歌与小说著称。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都具有唯美倾向,认为“诗是美的有节奏的创造”,强调音乐性、朦胧性和整体统一性。代表作有《乌鸦》(1845)、《安娜贝尔·李》等,这些诗篇以舒缓回旋的韵律、奇特别致的意象表现沉郁悲哀的悼亡情绪,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他的诗作和诗论在当时的美国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却被后来欧洲象征派诗人奉为圭臬。爱伦·坡一生写了近70篇短篇小说,从类型和风格看,大致可分为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两类。前一类小说深受德国霍普曼和英国哥特式小说影响,情节诡异、气氛神秘、人物怪诞,但都能用一种幽默调侃的笔调,消解恐怖紧张的氛围,求得审美心理上的平衡感。其代表作有《厄舍古屋的倒塌》和《黑猫》等。后一类小说以破案为主要内容,破案者往往凭借科学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侦破案件。其代表作有《莫格街谋杀案》和《失窃的信件》等。这类小说的侦破方式和人物类型常被后世的侦探小说所效仿,爱伦·坡因此被认作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
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与19世纪30、40年代兴起的“超验主义”思潮有密切关系。超验主义受到康德先验论哲学和欧洲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大自然内蕴着终极真理,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某种精神的象征,人凭借着直觉就能感悟宇宙精神,而不必依靠传统的诗歌、哲学等历史文献的教谕,人在一定的范围里就是上帝,应该充分信赖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超验主义从思想根源看,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潮,它所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至上、拜金主义和庸人哲学,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因它受先验论、泛神论思想影响,也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美国不少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中都浸淫着超验主义崇尚自我、解放个性的思想。爱默生(1803-1882)是超验主义的首倡者,他组织“超验主义俱乐部”,发表了一系列散文,宣传超验主义思想,重要的有《论自然》(1836)、《论自助》、《神学院致辞》等。他的思想影响了梭罗、霍桑、麦尔维尔和惠特曼等一代浪漫主义作家。梭罗(1817-1862)是超验主义的实践者,曾在瓦尔登湖畔林间独自居住了两年多,期间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散步和沉思,他把自己从大自然得来的启示和对人生真谛的思索写进了《瓦尔登湖》(1854),这部风格独特、思想深刻的散文名作对后世影响巨大。
朗费罗(1807-1882)从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中汲取养料,创作了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派生史诗《海华沙之歌》(1855),塑造了一个印第安民族文化超人的动人形象。麦尔维尔(1819-1891)则擅长航海、冒险、异域的题材,代表作《白鲸》(1851)具有史诗般的气势和悲剧的崇高美,作品以一次艰巨悲壮的捕鲸经历喻示了善与恶、人与自然的斗争的永恒性。
自19世纪20年代起,美国社会反对蓄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废奴文学也应运而生。废奴文学站在反对蓄奴制度的进步立场上,描写黑奴的非人生活,揭露奴隶主压迫奴隶的残暴行为,批评蓄奴制的野蛮性和反动性,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并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废奴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有斯托夫人(1811-1896)和希尔德烈斯(1807-1865)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汤姆叔叔的小屋》和《白奴》。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资本主义得到长足发展,同时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中不满情绪增长,文学的批判意向也随之强化,在废奴文学和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下,批判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豪威尔斯、欧·亨利、诺里斯、克莱恩和杰克·伦敦等,都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作家。
豪威尔斯(1837-1920)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者,代表作《赛拉斯·拉帕姆的发迹》(1885)塑造了一个以道德、信用立身的美式资本家。欧·亨利(1862-1910)是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多描写小人物的悲喜剧,风格诙谐中有感伤,结尾精妙警策。代表作有《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等。诺里斯(1870-1902)在《章鱼》里描写了垄断资本在高速发展中肆意侵夺农民财富的罪行。克莱恩(1871-1900)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红色英勇勋章》使他在美国文学中独树一帜。杰克·伦敦(1876-1916)的作品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长于描写在弱肉强食的险恶环境中个人奋斗者的坚毅顽强的性格。他的中篇小说《荒野的呼唤》以动物间的殊死搏斗喻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丛林原则的残酷性,代表作《马丁·伊登》(1909)以个人奋斗者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市侩哲学和商业文化对有才华的美国青年的压制残害,率先涉及了“美国梦”幻灭的主题。
在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中,黑人作家契斯纳特(1858-1932)和杜波依斯(1868-1963)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反种族主义特征和民主倾向,令人注目。此外,女诗人狄更生(1830-1888)的诗作意象生动明彻、富于哲理,深受20世纪英美意象派诗人的推崇
享乐的20年代与省察的30年代
“他们是新的一代,长大以后发现所有的神祗已经死去,所有的战争已经打完,所有对人类的信念已经动摇。“——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在饥饿的人们的眼中,愤怒在增长,在人们的心中,愤怒的葡萄正在充浆上实,日益成熟。“ —— 约翰。斯坦贝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由两个帝国主义集团进行,一方是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德国与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战火燃起后,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高涨。。。美国人是听信威尔逊总统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宣传而参加到战争中来的。他们并不理解为何而战。为了动员全国人民投入战争,威尔逊总统试图赋予美国参战以道义的和利他主义的含义,用强烈而真纯的民主政治的字眼来描绘干涉。他将美国参战说成是“为和平而战“,将战争描绘成 “为结束一切战争而进行的战争”,许多美国青年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走上前线,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认清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之后会感到精神幻灭的原因。他们并非冲动好战的,而且战争与他们切身利益的关系也不像欧洲人民那样直接,可以说他们更多的是在为信念而战,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受了欺骗,无论他们在物质上的损失与他人相比多么微不足道,这种心灵上的创伤是极其深刻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美国自1861年以来参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与美国的参战时间和所付出的代价是不成比例的。战后,对于战争的极端憎恶的心情在美国十分普遍。参战的青年人在看到巴黎和会上的玩世不恭的各国政客们争吵不休和讨价还价时,产生了深深的被出卖的感觉。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这场战争并不像威尔逊在参战演说中所鼓吹的那样,是“为了捍卫民主、为各国带来和平和安全、在这个世界中确保民主的生存”,他们在战争中见到的知识屠杀和死亡。作为美国人,他们的厌战情绪又比别国人民多了一层内容,那就是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而被卷入了一场本来不属于他们的战争。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的一场混战,美国被卷入其中仅仅是替欧洲做了一件它不论从道德持久力,还是从人力物力方面都无法完成的肮脏事情。为这样的战争而牺牲一批最优秀的年轻人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 甚至是可耻的。战争对知识分子造成了更为深刻和持久的精神创伤。这场战争使他们看到了曾令他们引以为荣的欧洲文明的破产,战争暴露出来的资本主义文明的虚妄本质使他们产生了欧洲文明该往何处去的困惑。曾为他们的父辈所珍视、所恪守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在这场战争中被无情地摧毁了,他们感到个人与社会之间出现了无法弥合的缝隙。旧的体制已经被摧毁,而新的体制又尚未建立,他们处于一种孤立地境地。于是,迷茫、失望便成了笼罩整个20年代的情绪。
战后的孤立主义与经济繁荣:哈定和柯立芝的“恢复常态”和孤立主义
20年代的禁酒运动: 早在19世纪60年代,城市里的新教徒们就开展起了有组织的禁酒活动。他们捣毁酒馆,选举出反对酒商的市政会;他们组成联盟和联合会,为地方专卖权和全州范围的禁酒工作进行活动。经过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1917年12月18日,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8条修正案,并提交各洲批准。这条修正案规定:在批准一年以后,禁止在美国制造、出售或运输酒精饮料。920年3月,禁酒运动领导人之一的布赖恩在纽约举行胜利庆祝会,宣布酒像奴隶制一样已经完蛋。后来,美国的第一任禁酒局长保证:再也不会有人造酒,也不会买酒、送酒或用任何东西在地上、地下或空中运酒。然而,这种保证并未成为事实,因为这场“崇高的实验”一开始就给人们带来了幻灭感。公众后悔地意识到他们为了拯救人类而丧失了和啤酒的权利。要严格实施禁酒法就必须严厉抑止个人自由。这对于一向随心所欲的美国人来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于是他们就随意破戒饮酒。此外,由于中央政府对饮酒行为实行裁决,因而许多州以禁酒不再是州政府的事务为借口,对此放任自流。没有政府的合作,禁酒法实际上失去了效力,并进而产生一些列不良的社会后果。秘密酒店代替了公开酒馆,妇女饮酒的人数也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又鼓舞了那些从事各种敲诈活动的黑帮组织,使他们得以牟取暴利并不断发展壮大。20年代末,即使是最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也开始承认,这一伟大的禁酒运动已经失败。虽然胡佛在他的任期内不愿向现实认输,继续顽固地执行禁酒令,但是它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得人心的倒行逆施。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国会废除了禁酒法,各州也纷纷响应,迅速采取行动,前后只用了九个半。至30年代中期,曾依靠贩私酒而大发其财的黑帮头们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美国人重新感到了生活中法律和秩序。
20年代的美国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后的经济繁荣对20年代的美国文学造成了各自不同的重要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文学创作的直接影响是产生了一批厌战、反战的小说和在世界文学史上极有影响的“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20年代初,侨居法国巴黎的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篇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德题词。于是,“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专门名词,用来称呼那些在一战爆发时刚刚步入成年,并在20年代获得文学上的声誉的年轻作家。在这些作家中间,有的参加国第一次世界大战, 如福克纳、海明威、帕索斯和肯明斯,他们对这场战争感到深深的厌恶;有的则对战后的社会抱有幻想,却最终大失所望,如菲茨杰拉德。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而现实是残酷的。希望破灭一欧的生活显得空虚而由毫无意义,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观感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以沉溺享乐和放浪形骸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20年代的美国作家们虽然将自己称作“迷惘的一代”,但他们并没有彻底消沉下去。他们虽然流落他乡,但仍自愿回国;他们虽然抨击市侩风气,但仍然热爱祖国。正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为美国奉献了额文学史上最有生气、最激动人心的作品。
30年代的美国文学:20年代末美国出现的严重的经济危机随之而来漫长的大萧条,使得失业与贫困成了最迫切的社会问题。30年代的作家们因此也一改20年代的哀伤绮靡的文风,将笔触从个人的哀愁转向人人关心的社会问题。他们一扫弥漫整个20年代的失望和迷惘情绪,在不同程度上成了人民的喉舌,揭露社会的不平与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成了最常见的主题。作家与人民、创作与现实之间关系空前密切,用斯坦贝克的话来说,30年代的美国文学第一次表现了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存在主义与战后文学的发展
当我们发现这个曾经似乎是一切奇迹的聚合体的“帝国”如今已是苍茫一片凌乱的废墟,发现腐败的坏疽无处不在,一致人类的“神杖”亦无能为力,发现与敌人搏斗的胜利却使人类成为毁灭的“后裔”时,那是个令人绝望的时刻。——— 加尔文诺
加尔文诺所著小说的这一段独白,准确地道出了二战后美国人对世界,特别时对自己国家的绝望,更反映出当代美国文学界流行的世界观。接连的世界大战,特别是规模空前浩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屠杀了无数的生灵,法西斯分子的倒行逆施,以及美国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绮的爆炸,进一步使人类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失去了科学发展带来的信心,对自己生存的可能性产生极大的怀疑。随着这种思想的弥漫,甚至科学的发展也被认为使人类的敌人,对人类的生存构成莫名其妙的威胁。
存在主义哲学是社会动荡和世界大战的产物。存在主义在19世纪已有所发展,但随着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现代思维中充满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主义哲学因此也带上不确定性的特点。尼采在战前为了寻找人类存在的自由和可能,“杀死”了上帝。但是,上帝之死却把人类推向“存在”的困境。反过来,存在主义哲学对战后孤独和绝望情绪的弥漫起到了“催化”作用。而这种孤独和绝望在人列存在的概念中占据了通知地位,这对战后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战后大美国社会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各种少数民族纷纷觉醒,追求自身存在的“民权运动”此起彼伏。在文学表现上,最为蔚然壮观的一条风景线也是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如犹太文学、黑人文学、和女性文学像雨后春笋一般,竞展生机,蓬勃发展。他们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透露出一种共同的思绪,即:绝望而又不懈地揭露现代生活的荒唐,孤独地在虚无的社会环境中追求所谓存在的意义。可是他啊马追求的结果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因此,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便应运而生,那就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小说在人类绝望的面容上涂抹了荒诞的戏剧色彩,因而更显出人类存在的无奈。
1、《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850年。
《红字》讲述了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恋爱悲剧。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给了医生奇灵渥斯,他们之间却没有爱情。在孤独中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并生下女儿珠儿。白兰被当众惩罚,戴上标志“通奸”的红色A字示众。
然而白兰坚贞不屈,拒不说出孩子的父亲。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2、《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1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3、《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4、《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以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出版于1925年。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奠定了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并被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
5、《雨王汉德森》是美国作家 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主人公汉德森为了寻找精神危机的出路而深入非洲腹地,经过一系列的历险最终完成了精神转变。
主人公汉德森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荒原观念”的代表,受物质主义和自我中心思想影响他变成一个孤独而自虐的人,由于不堪内心的焦虑对自己实施了流放,到相对落后的非洲索求生活的本质。《雨王汉德森》体现了索尔·贝娄的哲学思考,他回答了被异化的人面对各种迷惑应该如何生存的问题。
20世纪初,美国文学以传统现实主义为主要的潮流。欧·亨利(1862—1910)的短篇小说集问世于这个时期,杰克·伦敦(1876—1916)的重要长篇小说也发表在20世纪初。辛克莱(1878—1968)的《屠场》(1906)、《石油》(1927)描写了劳工的不幸,以及垄断资本的横行。女作家薇拉·凯瑟(1873—1947)写拓荒者的小说,辛·刘易士(1885—1951)揭露市侩的《大街》(1920)、《巴比特》(1922)都是十分深刻的。
“迷惘的一代”小说所植根的时代具有两大特征:一度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和美国国民的精神空虚与道德堕落。当然,以欧内斯特·海明威、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约翰·多斯·帕索斯、托马斯·沃尔夫等为代表的美国作家虽然都称做“迷惘的一代”,却并没有彻底消沉下去。他们虽流落他乡,但仍自愿回国;他们虽抨击市侩作风,但仍热爱祖国。正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为美国奉献了文学史上最有生气、最激动人心的作品。“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艺术形式上借鉴了欧洲尤其是法国的现代主义手法,在思想意识上受到欧洲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同时继承了马克·吐温、惠特曼和豪威尔斯的民主主义传统和美国人独有的探索精神,拓展了小说创作题材的范围,对小说的语言与形式进行各种大胆创新与实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一种“现代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其作品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
“迷惘的一代”小说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帕索斯的长篇小说不像乔伊斯等作家的意识流小说那样在形式和技巧上进行彻底的革新,也不像他们的作品那样一味潜入人的意识领域。不遗余力地描绘连绵不绝的感性生活,但他们的小说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迷惘的一代”小说充分反映了创作题材的现代性。它同意识流小说一样旨在揭示现代经验,即战后弥漫于西方世界的异化感、孤独感和绝望心理,并深刻反映现代人的道德困境与“性格认同危机”。这与20世纪初贝内特和高尔斯华绥的现实主义小说所关注的焦点和表现的题材截然不同。其次,“迷惘的一代”小说在作品形式和创作技巧上同样显示了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正如劳伦斯的小说与乔伊斯的作品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样,“迷惘的一代”小说也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不过,它同时也体现了美国现代主义小说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特征。在作品的叙述形式上往往摈弃通晓一切的全知叙述,而经常采用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尼克那样有限的、不可靠的甚至自相矛盾的叙述角色。不少作品在结构上打破了时间顺序,巧妙地采用隐喻、意象和象征的手段表现主题,并通常以含混的、“开放性”的方式结尾,这与其他现代主义小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显然,“迷惘的一代”作家与同时代的其他现代主义作家被某种具有亲缘关系的艺术共性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表现出与当时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截然不同的艺术倾向。
在写作手法上,“迷惘的一代”小说摈弃现实主义小说以塑造人物性格为核心、以情节为主体的结构框架,以及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的传统套路,而是以非连续性结构、碎片式描写和高度实验的语言表达为基本特征,以象征与传统的决裂,突破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正常的时间和空间结构,从根本上否定事件发展的连贯性和线性因果关系。不连贯与非逻辑时序能够表现出连续讲故事方式所达不到的效果。在《美国》三部曲中,作者帕索斯集中描写的12个人物没有一个是贯穿始终的主人公,他们各自活动;故事独立成章,间或有些情节上的交叉联系。“迷惘的一代”小说在写作手法上另一个特点是没有以往常有的解释、评论和总结,有的是种种能调动读者视觉、听觉 、触觉的意象和细节的堆砌。它经常留出许多空白让读者去填补,因此使阅读更具挑战性和新鲜感。
从“迷惘的一代”小说中可以看到作家同作品之间有着更直接的联系,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作家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带有明显的自传性倾向。与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是,“迷惘的一代”小说不再把反映和摹写外部世界的现实作为自己的任务,而转向了对人的主观世界或精神状态的探索与挖掘。然而尽管他们反映的是主观,却极力用客观的形式去表达。小说的叙述者也不再无所不知,而往往是故事的主要人物,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尼克·凯洛威 、《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巴恩斯等。
“迷惘的一代”小说对传统小说的挑战还表现在对“人”的诠释上。小说注重揭示人性的丑恶面,阐述人物的“非英雄化”本质,以及人内心世界的卑微、混乱、无聊与荒谬。呈现出畸形物质世界里具有病态心理人群的生活画面,或是走向病态心理的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几乎都是病态的,他们浑浑噩噩,虽生犹死,无所适从。作者塑造这些人物旨在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秩序,推翻传统的信仰。《太阳照样升起》深刻地揭示了战后移居欧洲的美国青年极其严重的异化感和幻灭感,使广大读者首次目睹了美国现代主义小说中像杰克这样的典型的反英雄人物,标志着美国小说创作的一个重大转折。
“迷惘的一代”的创作还存在语言上的简约主义和口语化倾向。“迷惘的一代”在战争期间深受战争宣传的欺骗之苦,对所有崇高的字眼都弃之如敝屣:“什么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儿,我一听就害臊……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同的是肉拿来埋掉罢了。”所以他们在文学创作时推崇文字上的简约主义。海明威更是把这种简约风格推到了极致。他采用电报式的语言,通过简约的对话和细节,用含蓄的、间接的手法暗示人物内心的戏剧性变化,而不是像传统的作法那样通过描述来铺陈人物内心。结尾也常常是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也不煽情作秀,即所谓的“零度结尾”,反而赋予了作品更为震撼人心的力量。海明威因为精通叙事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冰山原则”就是他现代叙事艺术的集中体现,作家只写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仅通过暗示留给读者去补白。这种创作原则极大地影响了他同时代及后辈作家的创作倾向。口语化成为一代人散文风格的普遍特色。埃德蒙·威尔逊甚至在他的文学评论中也摒弃学究字眼,选用口语词汇。亨利·米勒在《北回归线》(1934)中把这种倾向推到极端,成为用粗鄙的语言来表现道德冷漠和感觉精微的迷惘特征,结果被萧伯纳骂作是“为下流而下流”(dirt for dirt’s sake),难登大雅之堂。
“迷惘的一代”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形式上勇于创新。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坛正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交汇的时期。这些青年作家们融合了战后对传统的反叛精神,吸收了各流派的艺术成就,并各自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特色:菲茨杰拉德浪漫精巧、海明威朴素遒劲、多斯·帕索斯宏观大气。在法国的流放生涯让他们充分养成了对形式实验和福楼拜的兴趣。他们学习福楼拜客观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态度,学他的作者隐退的叙述技巧,学他的简练风格和反复修改的写作精神。他们感到传统的文学叙述手法已无法表达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特征,于是转向意识流、象征、电影的“蒙太奇”,有限人物视角、多重视角等创作手法。多斯·帕索斯是形式试验的大师,他在小说领域中开拓性的技巧试验也许比他小说本身的价值更令人瞩目。他第一部令人难忘的试验小说《曼哈顿中转站》(1925) 交叉运用了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蒙太奇和新闻报道等多种艺术手法。各种社会镜头和生活画面杂相交错,水和火的隐喻表达了战后西方世界的荒原意识,充分体现了多斯·帕索斯的实验精神。此后,多斯·帕索斯在其恢弘巨著《美国三部曲》(1937)中,在小说常规叙述之外穿插了“新闻短片”、“摄影机眼”和“人物小传”等,来揭示了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美国社会的动荡与变迁。这种以美国社会为主角而不是以个别人物为主角的文献新闻手法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对诸如诺曼·梅勒,道格多罗等后继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1960年代新闻报道的兴起提供了历史的源流和借鉴。同时,后现代非虚构小说也能从他的寓非小说于小说之中的试验获取灵感。虽然现在看来,多斯·帕索斯的文学试验多少有些机械、呆板,“摄影机眼”的语言晦涩,“新闻短片”已经成为湮没的历史,让现代读者难以理解,但他试图用现实的新闻材料与小说叙述部分相平行,从而给小说创造一种时代气氛的尝试却是他的成功之处。相比之下,海明威保留了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他的小说还常能清晰地分出开头、高潮和结尾。但形式上的实验还是显而易见的,除了电报式对话的独创外,他突破了福楼拜的人物内部聚焦常为第三人称的局限,改用第一人称的内聚焦,更缩短了人物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其主要作品中他也试验了意识流、内心独白、闪回等多种叙述技巧。福克纳则是大刀阔斧的运作意识流,在这方面的彻底性远远超过海明威。他在诸多的作品中尝试多角度叙述方法和意识流,以及“神话模式”,即有意识地使他讲述的故事与神话故事平行展开,从而创造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诗人肯明斯突破传统标点符号、大小写、句法的束缚,创造了成为肯明斯标记的小写的第一人称单数“I”,展示了语言更本质的活力。此外他在诗歌的排字法上标新立异,如把“一叶落下/孤独”竖排成数字1的形状,更突出了孤零零的孤独意象,使诗歌同时具有绘画般的视觉冲击力。被誉为“迷惘的一代”最后一位天才的韦斯特更是以形式实验著称,在叙事技巧上非常前卫、激进。他在《鲍尔索·斯奈尔的梦幻生活》(1931)和《孤心小姐》(1933)中借由理性控制的梦境来讲述存在的寓言和充斥现实梦境的荒诞意象,在创作意识和写作技巧方面直接影响了后起的美国作家如卡森·麦卡勒斯,奥康纳,霍克斯和塞林格等人。
另外,一战后的美国文学多采用象征主义来表达幻灭感。如《永别了,武器》中的雨代表的就是厄运,常与死亡相伴。当凯瑟琳告诉亨利:“我害怕雨,因为有时我看见自己死在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厄运的阴森。所以,最后小说以雨作为结尾时,读者已经意识到了凯瑟琳的死亡。再如,《太阳照常升起》中的罗伯特·科恩在失恋后去找人决斗,以求一死。科恩所代表的就是理想的磨灭和传统道德信念的破碎。
上一篇:头发单词怎么记,头发怎么写单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