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时期 思想解放运动所占据的突出地位是任何一种形式的任何一场革命都无法替代的.它们分别标志着两个思想解放和历史情境的规范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价值取向.人道主 义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尽管在其勃兴的历史根据、理念及其特点、演变及其影响等方面呈现出了不同的流变,但是却都表现出了对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所具有的进步意 义和重大价值.
“五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乃至现代思想文化的起点,以其重要性与复杂性曾经被无数次描述与阐释。但由于种种缘故,有些描述与阐释却同历史真相之间存在不小距离,且影响较大,有待澄清,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即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学术界对“反传统”的过分强调,掩盖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学观的复杂性。新时期以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逐步恢复,给这一问题的重新审视带来了契机。有的学者看到了五四“反传统”的态度与继承传统的实践之间的矛盾性参见杨义《“五四”文学革命者群体的文化气质》,《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有的学者注意到发难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差异性参见刘纳《“五四”新文学创作者对于发难者的偏离与超越——兼与辛亥革命时期进步文学比较》,《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第117—141页。;有的学者指出,所谓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判断与历史事实不相吻合参见孙玉石《反传统与先驱者的文化选择意识》,《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第144页;李怡《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有的学者用“价值重估”来概括五四传统文学观参见王瑶《“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341页。。然而,这种几乎进入了文学史常识层面的“反传统”指认还有相当大的惯性,无论是正面阐扬五四精神,还是清算“五四全盘反传统主义”参见秦川《“五四”全盘反传统主义与郭沫若的文化观》,《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163页。,都少不了以此作为前提。直到世纪之交,在有的学者探究五四文学与传统的内在联系的著述中,仍能见出“反传统”指认的延续性参见高旭东《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五四”的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色彩,但问题在于:“五四”作为一个多元复合的历史时期,旭日初生,瞬息万变,新旧杂陈,犬牙交错,其传统文学观用“反传统”怎么能够予以准确的概括?本文拟从新文学阵营的内部差异和前后变化及其与整理国故的关系、多种派别对“五四”历史的共同参与等方面,力求对历史原生态的复杂性予以深入的复原与细致的辨析,并对“反传统”的本质观的形成及因袭的原因进行探寻。
五四时期运动的核心是反封建,是在启蒙阶段,新时期女性文学是对五四时期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核心是男女平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