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4)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5)山水翠:湖光山色。
(6)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7)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作品原文: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作家刘禹锡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秋夜的月光下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展现了诗人的华丽与非传统情怀和高卓奇的情感。
第一句描述了湖泊和月亮的场景,第二句描述了没有风时湖泊的平静。第三和第四句话集中在湖中的君山。
整首诗选择了月亮和夜晚的角度,拍摄了洞穴的全景,捕捉最具代表性的湖泊和山脉,轻轻地画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比喻,独特地再现了洞庭的美丽。 ,展现出惊人的艺术技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秋夜的月光下洞庭湖的美丽。微波炉不好,平静而美丽,非常宜人。诗人飞驰,想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宁静祥和之美,勾勒出美丽的洞庭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诗人的华丽与非凡的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洞庭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
刘禹锡 〔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中的青螺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
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中,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远远望去,洞庭湖里那苍翠的君山仿佛白银盘里盛着的一枚青螺。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