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点很多,下面总结了一些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
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二、词类的辨别
1.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2.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3.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4.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5.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6.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7.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三、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
基本结构: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特点:
1.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
2.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3.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4.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四、动宾短语
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特点:
1.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2.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
3.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
4.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五、主谓短语
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
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特点:
1.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2.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六、句子成分
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初中语文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点很多。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1、词
定义:词由语素构成,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词的分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3)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5)量词: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7)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肯否定等。
(8)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9)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
(10)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11)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12)拟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2、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3、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4、短语
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1)联合(并列)短语: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并列在一起。
(2)主谓短语: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但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
(3)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前偏后正)其间的关系是修饰、限制关系。
根据组成部分的不同,可以分为:
①中心语是名词的:其中修饰语叫定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因此又叫“定中短语”。
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叫状语(一般是副词或形容词),因此又叫“状中短语”。
(4)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后一部分一般是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是宾语。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支配和被支配或关涉和被关涉的关系,也就是动宾关系。
(5)后补短语:由中心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是中心语,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是补语。两部分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
(6)介词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
(7)的字短语:用“的”在最后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
5、现代汉语语法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6、句子成分歌诀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细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
意义不变能复位。补语在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介宾短语状或补,
不能充当宾主谓。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基本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汉语当然也不例外。想要学好语文的话,语文的语法也是不可忽略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有哪些
1、词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2、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2)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3)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4)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
(5)“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还有“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3、语素
(1)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如“分、好、高、低”;
(2)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如“话、习、确、民”;
(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如“者、第、阿”。
语文知识概述
语法=词法+句法;语法是连接古今汉语的时空隧道。
阅读古文的三大障碍:眼花缭乱的词类活用;体系庞杂的文言虚词;纷繁变幻的文言句式。但是,理解了汉语语法,这一切都不再是障碍。所以,学语法不是为了懂语法,而是为了读懂文言文。
理解汉语的词类,能见词判性;会分析古今句子的结构,一眼识别古文中的倒装句。
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语文经常用到的语法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供参考。
复句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
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关联词
1.转折关系
2.假设关系
3.并列关系
4.递进关系
5.选择关系
6.因果关系
7.条件关系
8.承接关系
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基本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汉语当然也不例外。想要学好语文的话,语文的语法也是不可忽略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
基本结构: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特点:
1.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
2.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3.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4.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动宾短语
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特点:
1.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2.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
3.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
4.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1)定义法。单句,只有一个主谓语部分;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2)抓主干法: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3)外部标志法: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关联词
1.转折关系
2.假设关系
3.并列关系
4.递进关系
5.选择关系
6.因果关系
7.条件关系
8.承接关系
语素
以分子原子为例来说明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如:人、吃、大、十等。也有两个音节的,如:沙发、坦克、玻璃、芙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如“法西斯、乌鲁木齐、奥斯特洛夫斯基”语素构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吃”;“吃亏”。
语素的分类:
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如“分、好、高、低”;
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如“话、习、确、民”;
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如“者、第、阿”。
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