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虽然作文人文学科,答案更多都是主观性的,但也有一套属于语文的答题公式。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答题公式汇总,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汇总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高中语文答题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
一、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是每个高中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即是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能掌握住好的答题技巧,那么在高考考场中语文成绩也不会太拉分的,这篇文章分多方面讲解高中语代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哦..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代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
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Ⅰ卷35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40分钟;11—20题50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保证60分钟。
五、具体的技巧
1.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六. 语言连贯题
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入手,再从语句内容考究。
一、文章开头的作用公式:
1、引起下,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时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二、文章结尾的作用公式:
1、深化中心升华感肩。
2、对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三、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的作用公式: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四、常见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公式:
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五、语言特色评价用词公式: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通读全文,把握 文章 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公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 总结 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 议论文 、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 句子 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 短语 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 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1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2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2高中语文散文答题技巧
一、流畅完整的组织语言,准确严密的表述答案
如果说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中既能把握文章的整体阅读又能分析品味文章关键语段和词句,并能理解全文的主旨和情感这已经具备了答好阅读题的较强能力,那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把想好的答案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以往有些考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正确的,但在表达时却因语言组织不严密、说话不完整而丢分,这是得不偿失的。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出现,切忌只用词或短语来回答表述性的问题,更不能盲目的片面的用文中原话答题。根据题干的要求,在提炼筛选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好语言,紧扣题干答题,切忌说含糊的话,更不要答非所问,写了不少字,结果徒劳无益
二、掌握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口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
三、了解主旋律与时代主题。
1.理解词语和句子(词典义+语境义) 语境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双关义
2.中心思想的把握
3.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形象的鉴赏=形象特点+形象寓意+形象形成原因
3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做题技巧
1 怀古诗词,思想内容常是1.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2.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3.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 事迹 ,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及自己的壮志难酬的苦闷。
2 山水田园诗。景物描写方法:1.视觉角度。绘形绘色,角度变化。2.听觉角度。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3.细致程度。白描,工笔等。4.虚实结合,正衬反衬。
表达对现实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3 离别诗。常用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想象联想。
常见情感:依依惜别,难舍难分,激励劝勉,表达深厚情谊,解释倾吐胸中激愤或表明心志。
4 常见意境种类:宏阔——苍凉、雄浑、辽阔
细腻——空寂、静谧、幽清、朦胧
繁复——绚丽、热烈、高亢、繁华
清冷——暗淡、渺茫、萧条。
5 意境常见的表达词语。幽 清明 净、开阔苍凉、清新明丽、朴素自然、生机勃勃、清新飘逸、肃杀荒寒。
4语文万能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二)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三)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古文,要求平时没事就读一读想一想但也不用下太多功夫。虚词要记牢,诗词待会古文中翻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
首先,基础题的技巧相对较少,一般老师也会 总结 ,最常用的是排除。
古文,要求平时没事就读一读想一想但也不用下太多功夫。虚词要记牢,诗词待会古文中翻译。先读题目在通读古文,翻译 句子 要把握全文,平时多度史书也沾光,会了解的更直接,语言也会更规范,古文意识会强。
诗歌鉴赏要把握主旨,注意注释。思想情感写作手法要自己整理到一起,到时套着用。注意答题层次。
大阅读首先看题目,有些题是有套路的,我考全国卷,不知楼主考哪个卷,但大体上是差不多的。题的套路需要你自己多思考多总结。
其次,你要顺着作者思路走,去感觉作者的感觉,写出好的答案首先是要说服自己让自己感受出 文章 的激情或感动,同时注意首位,注意深层含义。
最后,要注意深层,要敢写,同时注意答案层次和分点。
大阅读很简单的。简单题大家都会分不会太低。难得大家不会,判分要求就会放宽。
总之多理解多感悟,同时也能增加你人生的体会。
还有,看分答点,也可多写几点,反正不扣分。
字好也会沾光。
2章节符号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 议论文 、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3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平时多积累:平时看得多,读得多,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有思路,平时的积累很重要
考试认真分析:
1、对重要词语的理解
2、对重要句子的理解
3、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4、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5、注意转折,尤其是“但是”,“可是”这样的词,出现这样的词,作者的观点往往就要出现了
做完题之后,再通读一遍,并将前后问题对照看看。
4高中语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自然科学和社科类 文章阅读
这两部分的内容考查,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共设四个小题。做好这四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2.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答题技巧:
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 )它本身的作用;(2 )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 、对比:强调了…… 突出了……
5 、反复:强调了…… 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 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 ,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应该掌握的成语
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动。里:内部。指学习要切实。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易误:入情入理:合乎常情和道理。)
7、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同:身无长物)
8、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21、粗枝大叶:本形容简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22、大而无当:当:底。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23、弹冠相庆:(贬义)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24、当仁不让:当:遇到。遇到应当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让。
25、道貌岸然:道貌:庄严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样子。多指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28、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30、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3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32、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33、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34、分条缕析:形容有条有理细致分类或剖析。
35、分庭抗礼:原指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院两边,以平等的礼节相见。后用以比喻互相对立,地位相当。
36、焚膏继晷:点起灯继续着白天(干的事)。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或学习等。膏:油脂.焚膏:指点油灯。
37、粉墨登场:(多含贬义)用粉,墨化装,登台演出。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38、风云际会:比喻君臣遇合。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机会。
39、逢人说项:碰见人便称道项斯的才学。比喻热心替人扬名或称道某事的好处。
40、凤凰于飞:指凤和凰比翼双方。用以比喻夫妻恩爱。
41、腹诽心谤:胸怀不满,心中怨恨。诽,谤:毁谤,说别人的坏话。
42、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
43、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也可写作“改弦易辙”。
44、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感受到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身:亲身。
45、纲举目张:提起渔网总绳,所有的网眼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领,就可以带动全面。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46、高山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47、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也比喻对事情的把握境界高远,能够十分轻松地驾驭。
48、各得其所:原来表示各自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
49、沽名钓誉:故意做引人赞扬的事,捞取名誉。
5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水。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片面狭隘。
52、管中窥豹:从竹管里看豹子,比喻不全面的观察或认识。也比喻从观察到的一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光怪陆离:形容观象奇异、色彩繁杂。
54、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55、过眼云烟:比喻身外之物,可以不加重视。
56、汗牛充栋:搬运书籍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装满了整个房里。形容书籍极多。
57、华而不实: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58、哗众取宠:用言行迎合众人以博取众人称赞和支持。
59、涣然冰释:形容消除了疑惑、误会。
60、回肠荡气:荡:动摇。使肝肠回旋,心气激荡。形容音乐、文辞十分婉转动人。
61、回光返照:比喻人临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表面的暂时好转。
62、讳莫如深:事情严重而隐瞒得很严。
63、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64、豁然开朗:突然感到开阔通达,形容一下子明白通晓了某个道理。
65、火中取栗:比喻冒了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吃了苦头却一无所获。
66、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
67、佶屈聱牙: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
68、胶柱鼓瑟:比喻思想,做事等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69、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故意做作,很不自然。
70、尽善尽美: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71、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害怕。
72、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73、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74、空空如也:指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75、空穴来风: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76、劳燕分飞:比喻别离。(多用于夫妻)
77、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或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
78、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79、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80、淋漓尽致:形容事情做得十分畅快或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81、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战死疆场的无畏气概。
82、美轮美奂:指房屋高大美丽。(泛指建筑)
83、面面相觑: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84、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黄花:菊花。
85、明珠暗投:怀才不遇或好人误入歧途,泛指好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86、冥顽不灵:冥顽:愚蠢顽固。灵: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8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全牛:整个一头牛。
88、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89、泥牛入海:泥塑的牛进了大海。比喻一去不复返。
90、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绝了关系,实际上双方或一方对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牵连。
91、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92、蓬荜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93、披沙拣金:排除沙子,选取黄金。比喻精挑细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94、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95、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96、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夺:胜过。
97、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98、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99、屈尊下顾:降低身份俯就。
100、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多含贬义。
101、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102、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103、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104、入木三分: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105、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106、上行下效 :(多含贬义)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107、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弃生命,去寻求佛法。后比喻真理而不牺牲自己的生命。
108、甚嚣尘土:(多含贬义)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
109、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110、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111、声色犬马:形容寻欢作乐,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112、拾人牙慧:比喻袭用别人的陈言,而没有自己的创见。
113、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114、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115、顺理成章:原指写作遵循事理,自成章法。后多用来指说话、做事合乎情理。
116、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
117、死有余辜:形容罪恶极大,即使处死也抵偿不了。
118、泰然自若:遇到非常情况时,所保持沉着,镇定。
119、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20、万马齐喑:比喻局面沉闷,人们都沉默着。
121、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22、未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123、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124、无独有偶:不只一个,还有配对的。
125、无可适从:适:到,往。从:听从,跟随。不知跟从谁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
126、无人问津:没有人来打听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索尝试或过问。
127、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128、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129、洗心革面:指清除坏思想。
130、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阳春白雪:指文学艺术价值极高
131、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132、销魂勾魄:形容受到吸引、刺激而心神、情绪失去控制。
133、薪尽火传:比喻通过师生传授,使学问技艺得以一代代承传。
134、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有时也用为表示自己字或文章写得不好的自谦的话。
135、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136、虚与委蛇:指假装殷勤,敷衍应酬。
137、煊赫一时:煊赫:声威盛大的样子。名气、威势在一个时期内很显盛。
138、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139、寻章摘句:摘取文章中的词句。多指读书,写作侧重推敲词句,不深究义理。
140、言简意赅:形容简明扼要。
14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42、洋洋大观:形容数量大,种类多,非常可观。
143、洋洋洒洒:形容讲话、写文章篇幅长,语句流畅。
144、养尊处优: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145、要言不烦: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烦琐。
146、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147、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148、一衣带水: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149、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150、引而不发: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事;或故作姿势,虚张声势。
151、蝇头微利:形容微不足道的小利。
152、游刃有余:比喻做事轻车熟路,解决困难问题轻松利索。
153、芸芸众生:指一群普普通同的人。
154、掌上明珠:指极受父母疼爱的孩子,特别是女儿。
155、振聋发聩:比喻对人的影响或启发很大,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156、纸上谈兵:比喻空谈书本知识,不解决实际问题。
157、炙手可热:(多含贬义)(不用成某某明星很红儿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炽盛,权势显赫。
158、众口铄金: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
159、珠圆玉润: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润滑,形容歌声婉转或文字流畅。
160、煮豆燃萁:比喻弟兄骨肉相残,也指内部一方受另一方的迫害。
161、擢发难数:拨下头发来数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极多,无法计数。
162、锱铢必较:一点一滴都计较。
163、罪不容诛:罪恶极大,处死都不能抵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