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部分虚词例句:
【而】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1、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3、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何】
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1、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3、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虚词简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18个。(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用法如下:
1、而
表承接关系的“而”多用于复句中,连接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两个动作。表修饰的“而”多用于单句,连接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且前一个动词作后一谓语动词的状语。表修饰的“而”,除连接两件事或两个动作外,还用于单句中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作谓语的状语与谓语之间的连接。
2、何
用作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
其用法和意义如下: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下:
一、但。
1、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
2、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
二、而。
1、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2、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表修饰,相当于“地”。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
三、耳。
1、语气词:
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
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
四、何。
1、疑问代词: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
2、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
五、乎。
1、语气词: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
2、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
3、介词: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表示对象,可译为“对”。
六、或。
1、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可译为“有的人”“有的”。
2、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许”“大概”“或许”。表示时间,可译为“偶尔”“有时”。
七、乃。
1、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2、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
八、其。
1、代词: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代具体的事物。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
2、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
九、且。
1、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
2、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
十、虽。
1、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
十一、遂。
1、副词:表示结果,可译为“终于”“结果”“竟然”等。表示顺承,可译为“于是”“随即”等。
十二、也。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可译为“啊”“呀”,或不译。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吗”,或不译。表示祈使、命令、劝阻语气,可译为“啊”“呀”“吧”等。
2、语气助词,用在句子中问: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可译为“啊”“呀”等,或不译。
十三、已。
1、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出现,可译为“已”“已经”等。与“而”组成固定词组,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与前一个动作行为相隔不久,可译为“不久”。
十四、以。
1、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译为“用”“拿”等。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于”“从”等。
2、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才”“因而”等。
十五、矣。
1、语气词:表示已然,可译为“了”。表示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了”。
十六、于。
1、介词:表示时间、地点,译为:从,在。表示时间、地点,译为:到。表示对象,译为:对,向,给,和。表示被动,译为:被。表示比较,译为:比。
十七、之。
1、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十八、则。
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如下:
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连词而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文言文
文言文是指由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它的特征是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
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公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时期,近代期是指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