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考研相对难。
这些都需要参考报考学校和专业标准,学科语文属于专硕,招生比例远远大于文艺学,从这个方面来看学科语文难度低于文艺学,但是学科语文报考人数也逐年增加,所以,难度也有所增加。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是如下:
一、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
四、中国古代文学
五、中国古典文献学
六、汉语言文字学
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八、文艺学
考研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该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一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宽所决定的。
虽然是一个传统专业,但是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趋于饱和,供大于求。近年来,总体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不那么热门,就业面宽,本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2020年的复试拉锯战终于结束了。我整理了自己在整个考研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经验,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首先声明,虽然答主报考的是人大文艺学,但此文提到的学习方法等等是通用的,可供所有考文艺学专业或者所考专业的考试科目与文艺学所考科目有重叠的伙伴参考。
关于初试
1、院校选择
划重点,院校的选择非常关键!!与其急着复习,不如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花时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有的人到了正式填报志愿的时候才临时换学校,这样做风险很大,对于报考自主命题的院校的考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之前复习的方向和重点全是根据目标院校的考题而定的,临时改换很难保证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能套用。所以,要走好择校这第一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
总之,要围绕意向院校的专业偏向、该校的出题特点以及个人学习能力和兴趣来确定目标。这里我重点要说,一定不要畏畏缩缩、瞻前顾后,要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选择最好的学校!这里说的“范围”,不是指根据你目前的知识水平而定的范围,而是指通过未来几个月的学习能够达到的范围。只要方法正确,下足功夫,知识水平和知识运用能力必然会提升。有的题你现在不会答,不代表以后也不回答,不要用自己现在的“缺乏”而否定未来的可能。我本科毕业于一所中文实力较强的师范类211,据我所知,有不少和我本科出身相似的同学其实本身基础并不差,但在报学校的时候过于谨慎了。其实多数人的想法是相似的,如果为了“保险”,为了“规避”风险而报考层次中等的学校,结果就是好多这样想的人都撞到一起了,其考研难度甚至会比你心中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白月光”更甚。
2、时间安排
我大概是从2019年7月中旬确定换学校然后开始准备的,因为本科时期积累的文学史方面的知识还在,所以即使我七月才换了目标院校,需要看全新的教材,但并没有觉得有多慌张。这只是我的个人情况,切勿照搬,各位考生还是及早开始的好。
个人认为一天最少保持八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过多无益,不要在时间长度上死磕。每天都强迫自己学12甚至13小时没什么值得提倡的。你需要努力,而不是看起来很努力。学习效率高不高只有自己知道,具体的学习时长可根据复习效果而调整,如果觉得需要补充的知识很多,就加加班。如果感觉学习怎么都不在状态,就先干点别的。在精力充沛、头脑清醒的情况下学习是最好的,所以要保证营养和睡眠质量。
3、英语、政治
我的政治和英语都成绩平平,此处就不再多言了。公共课动辄考75+、80+的人大有所在,关于这两门公共课的备考经验也有很多,小伙伴们可以去看这一类经验帖。
关于这两门课,我有几点小建议:1、政治视频课不是必看的。一来考研政治相对容易理解,没必要再看一遍视频讲解(马原部分不太好懂,可以看看相关的分析题视频)。二来看视频课花费的时间较长,时间成本高。三来视频课里奇怪的笑点真的很多哈哈哈(特指徐涛老师)。
2、很多英语作文讲师强调要多背范文,但我个人觉得不一定要完整地背好多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一定会考到你背过的那类主题,而且在考场上时间紧张,很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曾经背过的内容。重要的是要会用句型和结构,所以积累几个实用的长句型相比之下更高效(也更容易偷懒),还可以编个顺口溜把积累的句型串起来,到时候写作文的时候把顺口溜在草稿纸上写出来,能用到哪个就写哪个。这种方法有点投机,但方便啊,还要啥自行车。当然,英语水平高的同学也许根本用不着这么做,所以这个小办法适用于时间紧张,来不及系统地练作文的同学。
4、专业课参考书目
这一部分我搬运了上文提到的学姐经验帖里的内容,如下。
(626)中国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四卷本,高教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钱理群、吴福辉,北大出版社
(程光炜等老师编写的现代文学史教材也是很好的选择。)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大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上下两卷本,郑克鲁,高教出版社
补充:《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编著)这本书也很实用,考现当代文学的伙伴可能知道,文艺学考生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看看,能够帮助归纳重点,加深理解。
在此强调,虽然人大文学院的(626)文学基础一科要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西方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等多门课程,但不意味着每一门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整理笔记。比如外国文学史这门课,因为对我而言,初试考卷中至多出现两道名词解释和一道论述或简答,所以我只看了一遍教材,边看边勾画重要的名词解释潜在考点。注意,是重要的考点,不必在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上耗费精力,像《列那狐传奇》、沙龙文学、宪章派诗歌这一类很少考到的名词,非比文专业的考生就不必花时间仔细记忆了,知道说的是什么即可。如果担心完全不看这类名词会漏掉知识点,那就在做电子笔记的时候通过减小字号或更改字体的方式把它们和重点知识区分开来,做到对重点和非重点一目了然。
(811)文艺理论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教出版社
(结构清晰,容易归纳。由于出版年代久远,里面的有些观点现在看来过时,但童老对一些概念的经典表述还是很有必要记下来的。)
《西方文论概览》杨慧林、耿幼壮,人大出版社(涉及20世纪前的西方文论,有些晦涩但有深度,非文艺学专业考生可选读,建议文艺学考生细读)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华东师大出版社(20世纪后的文论,知识面较广,建议细读并亲自做笔记,是备考用的主要教材)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少康,北大出版社(人大文艺学偏重西方文论研究,放在中国古代文论方面的精力可以相对少一些。但题型在变,出题方向也在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文艺学考生也要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文论。ps:杨宁老师讲古代文论讲得很好,建议找视频看看。)
辅助教材:《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人大出版社)、《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伊格尔顿(北大出版社)。这三本中我仔细看了第一本,略看了第二本,第三本没有看。伊格尔顿著的那一本广受好评,不会有太重的“教材味”,建议文艺学考生细读或选读。
5、专业课学习方法
(626)中国文学基础
重点来了!!!2020年人大626文学基础题型发生变化是所有考生都没有想到的,原来的八选四变为四道必答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西方文论各一题,这就给那些专攻其中两门的考生带来了困难。所以,没有什么套路是永远有效的,踏踏实实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是王道。
还有,今年专业课一的名词解释风格突变,可以说有点,不,是很偏!那些常规的重点一个没考(看看20年真题就知道了)……出题老师的心思很难猜,在这种出题风格变化的情况下更能看出考生基础知识扎实与否,对细节的把握是否到位。
很可惜的是,今年好多考生都折在了专业课一上,有不少伙伴其他三科成绩都很好,唯独这一门分数低,甚至没有过线(90分)。个人认为今年专业课一的题型和出题风格变化应该是导致不少考生分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也要做好题型和出题方向再次变化的心理准备。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
如果出的题目你之前见到过,知道其大致所指但不知道具体的细节性内容,那么就用联想法尽量引申。也就是说,就是当你做不到对某一名词进行直接而清晰的阐述时,就通过与该词有关联的其他有效信息来解释它。比如,如果你不知道“还珠楼主”的本名、生平、创作观、文学史意义等,但知道他是写武侠小说的,知道他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讲到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雅俗互动”时提到的人物,还知道他和好几个作家并称“北派五大家”等等零散的信息,那么可以把这些信息整理成完整的书面语,适当地予以补充(如这群作家的代表作、对俗文学发展的推进以及接受了雅文学的哪些影响等等),并加入自己的见解。这样做的话,即使对题目不是特别熟悉,也不至于没话可讲。
另一种情况处理起来就比较粗暴了——压根没见过题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遇到完全不会的题目建议直接跳过,不要浪费时间,因为想也想不出来啊……(反面教材来了…有一题名词解释我没见过,就瞎猜写了一句,导致翻车翻得很彻底,事后才知道那是马新国版教材中的常规知识点…所以对这本书也要重视起来!)
(811)文艺理论
专业课二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有可能以学术散文或散论的形式考察)。名词解释就不说了,基础知识学好了大体可以应对。在这里想提醒一下,没必要在归纳整理名词解释上花费过多时间,绞尽脑汁搜罗各种很少见到的名词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对于这种题型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把该名词所指的文学现象或概念术语的基本信息/基本意义说清楚之后,可以举具体的例子充实一下内容,还可以把它与其他名词进行比较,还可以写对它的评价等等。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根据分值和时间控制好字数。简答题由于分值介于另外两种题型之间,所以我建议在简答题部分不要用过多时间,作答时直接根据题目的要求呈现要点,抛出结论,做到观点清晰,逻辑顺畅。
接下来主要说说论述题怎么答。
划重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何谓体系?就是你学到的知识不是零散的一堆,而有着内在的关联。一个概念有其发展流变的历史,它不会凭空地被某个时代的某位学者提出来,正是在观点的不断更新中,才有了理论史。比如,从古希腊到17世纪,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经历了几次转向,关注的核心问题发生了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的美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又比如,说到浪漫主义时,仅仅能够机械地背出浪漫主义的主要观点、流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道它为什么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基本立场,为什么说它与启蒙理性有着根本的精神差异,在论述有关浪漫主义的问题时可以引用哪些哲学家、理论家的哪些观点,而哪些人又与之形成了对照。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只有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应对各种变化的题目形式。知识体系好比基础、宝库,我们在答论述题时要做的就是从里面取东西,为己所用。总之,不要重复一个个孤立的观点,而要知道它们的“来龙”和“去脉”。做这样的工作确实有难度,但很有必要去做。因为论述题考察的是论述的能力,而每个观点都是通过它与其他观点的差异才凸显自身的。从历时层面,将其发展形成过程交代清楚;从共时层面,通过比较对照彰显其自身的独特性。做到这两点,可以说差不多就“论”清楚了。此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使自己的论述更具象,做到“史”“论”结合,把之前学文学史读过的文本用起来。如果觉得在考场上做不到临时运用理论分析某个文本,那就在考前做一下准备工作,深入掌握两个或三个文本,尽可能多地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阐释分析。从应试的角度看,深度解读几个文本要比对很多文本都只知道一点皮毛要有效得多。
6、知识记忆
我们识记的资料不是面面俱到的教材原本,而是经过筛选的资料和笔记。关于怎么做笔记,建议参考上文提到的那位学姐的回答。
接下来说怎么记。千万不要等到最后一个月才开始背,这点大家应该都清楚。在考试前至少要记忆三遍。个人认为,刚刚接触新知识的那个时间段是很关键的,建议边做笔记边背,然后隔三岔五地回头看,这样记忆不容易忘(大家可以试着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设定背诵记忆的时间)。
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我们的笔记中关于某个大问题的若干小问题的记录不是集中的,也就是说好几个问题都在围绕同一个大问题说,但这些内容在我们的笔记中没挨在一块儿。我建议大家再准备一个本子,专门用来记围绕某一大问题的不同设问角度以及答案的要点。举个栗子:
关于复试
今年复试比较特殊,由于疫情影响,复试形式改为远程线上复试,笔试、面试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大变化,因此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复试情况可参考性不大,所以具体的细节我就不再赘述,毕竟以后再进行线上复试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这里想强调两点:1、专业基础知识不能丢掉,面试时会问到。如果连基础题都答不上来会很减分哦。2、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阅读几本重要的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在此推荐几本: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诗学》
、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马克思《巴黎手稿》、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如果读原著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结合评述一类的书一起看。
面试过程中自然大方就好,如果没有特别值得拿出来说的经历(比如参与过课题研究、发表过论文等等)也不要勉强凑时长。我自我介绍的时候只说了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本科学校专业、家乡),现在想想可能是所有考生里说的最短的了吧…进入复试的学弟学妹可以适当多说一些。但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能经得起追问,要对自己说的话有十足的把握。比如你说你看过某本书,就要做到能够应对老师针对这本书提出的一些细节性问题,不要给自己挖坑。如果真的被问倒了,切忌乱编,乱编的话只会把问题从学识层面上升到人品层面。
关于要不要联系导师的问题,个人认为联系导师虽然不会有坏处,但并不是一定要去联系。网上很多人说必须提前联系心仪的导师,这种说法有些绝对化了。其实老师们主要还是根据考生面试的整体表现来打分,不会因为某个学生提前联系过他就放水,我觉得人大文艺学的复试还是公平的,各位老师都很有原则,也很亲切。
几点补充:
1、考场上的时间把握
强烈建议每位考生都在初试前模考一遍,计算一下各类题型的答题时间,在考场上严格按照时间调整答题进度。把握答题时间算是应试的一个很基础的能力,但有的人会忽略这一点,要是因为没把握好时间而做不完卷子,白白丢分就太可惜了。我曾因此吃过大亏,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2、扩充知识储备
建议人大文艺学考生关注一下专业导师的论文,对他们的研究方向有个基本的了解。人大文艺学出题灵活开放,涉及范围广,不会出老掉牙的题目,所以文艺学考生要尽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排除有考到教材之外的内容的可能性。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文学门类考研科目为4门,其中文艺学考研科目为政治、英语、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政治、英语为全国统考科目,专业课各学校考试科目不同,具体可以在学校当年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查看。
一、考研科目介绍
1、政治:全称为思想政治理论,为全国统考科目,代码为101。
2、英语:也是全国统考科目,通常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代码分别为201和204,另外要求较高的院校,专硕也会考英语(一)。
3、专业课一:通常为专业基础课,偏理论基础,各学校自主命题,部分院校会采用教育部统考试题。
4、专业课二:通常为专业实务课,偏专业研究,也是各学校自主命题,部分院校会采用教育部统考试题。
二、各院校考研科目举例
1、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10)文艺学、(802)中外文学基础
2、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
3、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考研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8)中国语言文学综合、(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说明:专业的研究方向不同,考研科目也可能不同;统考科目的科目代码相同,非统考科目各学校科目代码并不一样,而且考试科目可能会变动,实际要以报考学校当年公布科目为准。
又是一年考研报名时,21考研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当时能够从省内双非一本考到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专业,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突破,而正因为自己完整地体验过备考一年的酸甜苦辣,所以在这里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到有相同经历的同学~
首先介绍我的情况,我本科就读于省内某双非一本的师范院校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属于我的本科领域,并非跨考。我的考研成绩是376分,是初试第五名左右的成绩。当初选择中传,是出于地域上的考虑,北京作为首都,有着发达的经济、文化,不管是实习还是未来的就业都有着相对来说更为丰富的资源,而我在北京的就读体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身边不乏央媒、互联网头部等单位实习的同学,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在择校时也可以多考虑地域相关的因素。
目录:
一、中传文艺学考研基本情况介绍
二、783专业课的备考
三、883专业课的备考
四、材料评议的准备
五、英语、政治复习建议
六、几点建议
一、中传文艺学考研基本情况介绍
对中传考研有过一些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中传自2021年开始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考研改革。对文艺学专业而言,初试的科目变为了783主题写作和883人文社科大综合。通过初试与材料评议(比例为七比三)折合综合成绩划定考研复试线,过线者参与复试,最终初试、复试再以七比三的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以此成绩确定录取人员。总之,中传考研的不确定性提升了,初试、材料评议、复试,每一次都是一个崭新的考验,是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而只有放平心态,每一关都拿出关羽那样自信、沉稳、谨慎的心态来,才能收获最终的胜利。
尽管初试内容相同,相比于传播学、戏剧影视学等热门专业,中传文艺学考研难度要低一些。根据中传官方数据,文艺学每年的报录比在10比1左右,且近年来复试基本都很少刷人,是性价比较高、不是很卷的考研专业,有意向一战上岸的同学可以考虑这所院校;已经确定中传文艺学为自己目标院校与专业的同学应该坚定信心,只要认真复习,上岸只是时间问题!
总之,“初试——材料评议——复试”的录取模式,意味着考研战线将更加拉长:有志于中传的同学在大二、大三就可以开始准备做科创项目、参加实习或投稿论文,增强自己材料评议环节的竞争力;考研初试后,也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润色简历,提高材料评议分数。然而,不管是进入复试还是最终录取,初试成绩都占有七成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初试成绩是考研成功的关键。相比来说,材料评议的成绩并没有那么重要,因此备考的同学应当合理分配精力,将心思多花在初试上,当然各类实践活动也应适当兼顾,起码保证自己的材料不要是一片空白。
二、783专业课的备考
中传文艺学考研初试的专业课为783主题写作和883人文社科基础,下面我们分科来谈备考方案。
(一)783的考查方式
783的考查方式是给出一段材料,考生从中提炼主题,在3小时的时间内写作一篇2000~3000字的论文。比如我当年考试的时候给的是钱穆论述城市与乡村关系的一篇文章,我的论文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别论述了城市与乡村的现状与发展困境,最后探讨了城市与乡村结合的可能方式,包括艺术乡建的问题。
(二)783的备考思路与时间规划
783的备考应该从框架与材料两方面入手。同样是自命题作文,783与高考作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论文的格式,一篇合格的783论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如果说框架是一篇论文的骨架,那么材料就是一篇文章的血肉。没有思想内容的积累,就无从发挥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了解了783的备考思路,接下来应该具体做哪些准备呢?框架方面,在最初备考783时,首先应该学会将论文拆解,下载一些经典论文,通过分析每部分的核心要素,掌握该部分的写作要点。接着可以分别练习各个部分的写作,发现自己擅长、不擅长的领域,查漏补缺。最后,利用模拟写作将各部分串联起来,写完后多批改,争取一次比一次写得有进步。
(三)783的材料积累
材料的积累则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首先最基本的思路是根据话题分类。“疫情”“技术与艺术”“跨文化传播”“短视频”等等都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热点话题,根据话题划分进行材料的积累,上场时灵活机动地学会调整自己积累的材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稳操胜券。此外还需注意材料的层次,有些材料作为一种现象或一个事件,内容相对单一,只能用来印证一些简单的论述,我将它称之为“一级材料”;有些材料内容更为复杂,内涵丰富,能够加以重新的阐释与发挥,可以视为“二级材料”;有些材料近似或直接是理论,有概念的发明与视野的开拓功能,富有阐释价值,是很好的“三级材料”。在备考时,应当注重材料层级的区分,重视三级材料所拥有的强大阐释力,对材料进行深挖,深入的思考将拓宽你的思路,让你拥有一种全新的角度,如果能够在最后的试卷中呈现这一点,那一定是无可争议的高分论文!
(四)783的参考资料推荐
最后推荐一些对783写作有帮助的书籍与公众号。在写作论文之前,首先应当知道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了解论文的组织结构以及每个部分的要点,阅读学术论文方法论的相关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系统入门学术论文写作。在这方面,我主要推荐埃里克·阿约的《人文学科学术写作指南》。
以上是我根据该书制定的部分写作训练计划,这本书不仅能够向读者讲明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还能让读者明白论文中每个句子是如何架构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难能可贵的是,不同于一般只讲原理,不讲实战的写作书,这本书对读者的写作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导,783初期的学习如果有这本书的助力,攻克主题写作就事半功倍了。
写作素材方面,首先不建议把783和883的知识截然分开,883里面,媒介、文明史、文学的许多知识,实际上都可以化用到783的论文中。其中,特别是883的哲学部分,会直接奠定你论文写作的“眼界”。学好哲学和理论,能够极大地提高论文的思想水准、格局和境界。当年考试的时候,783关于城市与乡村关系的讨论一下子让我想到883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乡村近于自然,城市多为人工,而要真正实现诗意栖居,二者都不能够偏废,古老的中国传统思想,能够在现代的城乡规划中又一次焕发生机,这也要多亏883知识的活学活用。
除此之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还有“人民网”“光明网”等国家顶级媒体所刊载的稿件,都是活生生的素材来源。通过学习央媒文章,能够清楚的看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了解各行各业的前沿进展,积累生动鲜活的人物素材,学习语言表达的相关技巧,大到论文总体的价值观导向,小到字词的灵活运用,这些都是能够在官方媒体中学习到的,值得我们花时间钻研、揣摩、积累。
三、883专业课的备考
(一)883的考查方式与参考书目
再说883的备考,883参考书共有四本,分别是《媒介与社会》《世界文明史》《哲学导论》和《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考查形式有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
(二)883的备考思路
883的主要备考思路就是:阅读——总结——背诵,全书至少过三轮,首先通读全书做好笔记,了解各书主要内容;第二轮精简,抽出四本书的主要框架。
例如《哲学概论》可以拆分成真理观、伦理观、历史观等部分,每个部分又由一连串的核心问题组成。这一轮整理的部分是每本书的精华,需要加强理解。第三轮融会贯通,在第一轮的细节记忆与第二轮整理出的框架基础上,第三轮复习的目标是打通整本书。
以《世界文明史》这门课为例,卓有成效的复习应当既能从横向看到每个文明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又能放眼全球,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电气文明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联合起来看到世界各个区域的发展变迁,如此才能算把知识学懂、学通。
(三)883的时间规划
883的时间安排围绕三轮复习展开,每轮复习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下的思维导图对883每轮复习的时间和要点作出了简介的安排,备考883的同学按照这个节奏复习即可。
(四)专业课是否需要报班?
一个中传考研er最最关心的问题是,鉴于中传全校考研初试的内容都差不多,相关的辅导班这几年很快就发展成熟了,许多备考的同学会犹豫是否应该报班,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的观点。首先说结论,辅导班主要提供的是一个规律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考生贯彻自己的学习计划,尽管学到的知识未必十分深入,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考研后期会赋予人以信心。如果你有较强的执行力,能够按时完成自己的计划,那么无需报班,因为辅导班做的也只是资料搜集与制定学习计划的工作,但如果你的情绪不稳定,容易陷入情绪内耗,那么每天跟着辅导班的大部队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可以有效让你避免自我怀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背诵与理解知识上,这点不必过分纠结,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即可。
四、材料评议的准备
(一)材料评议的基本介绍
材料评议是中传独有的一种考察方式,在初试之后两三个月提交,材料评议与能否进入复试息息相关,在这里先列出中传考研需要准备的“文书”。
(二)准备材料的重点和原则
可以看到,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个人陈述和科研设想,以及本科的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这些材料撰写必须遵循真实可信、重点突出两条原则。真实性最为重要,我们专业审查材料的老师都在课上说,学生研究水平如何,其实只要看毕业论文就明白了。老师们都了解学生的实力,正是有不足所以才要用三年的时间来继续培养、精进,所以科研设想这块其实没必要找人帮忙润色,只要认真去搜集材料,研读文献,积极地写作与修改,老师一定能够看到你的真心。相反,如果去耍小聪明,弄虚作假,复试时问到材料评议的内容却茫然不知,那才真正葬送了自己的机会。同时,老师们都很忙,不要指望他们一字一句读完你提交的材料,因此一定要突出重点,显示你的专业性。突出重点,意味着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专业性的地方一定要显示出来,可以是适当的文字加粗或单独成段。另外,一些细节之处,比如科研设想中的注释、参考文献,这些小问题上的措辞、格式的处理如果得当,都能令老师们眼前一亮。
五、英语、政治复习建议
再简单说说英语、政治两门课。首先应当明白这两门课的地位,在考研总分中,这两门课占了一小半的地位,因此复习的重心不在这两者——专业课才是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地方。但是,每年也会有许多总分极高的选手没过单科线,因此这两门课也不能完全忽视。
(一)英语复习规划
考研英语一的难度不小,许多没过单科线的同学往往都是英语考试出了差错,总的来说,英语的备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单词
英语考研的突破点在词汇量,而受人的记忆曲线影响,如果不勤加复习,背过的单词很容易就再次忘记了,因此准备考研的每天都应该坚持背诵单词。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先看看朱伟《恋恋有词》,结合他的视频中对词根、词缀、记忆法的解说,我们能够对单词有更深的理解。时间有限的同学,可以简单粗暴直接从背诵单词开始,可以下载一些背单词的app,好处在于能够形成可视化的数据,随时监测自己的背诵进度。
2、阅读
单词之外,英语复习的重中之重是阅读,考研的时候我跟着唐迟做了大量的精读,近十年英语一阅读的每一句话都用分析长难句的方法去理解、翻译,这样以阅读为轴心去复习,同时不知不觉就攻克了作文、翻译,是一种效率极高的复习方法。
3、作文与翻译
作文与翻译在英语考试中也占到了不小的比重,应当予以重视,尤其是考研后期,当单词和阅读长难句分析做得多了,对句子的语义、语法有了基本的把握,从10月份到考试前,作文与翻译的练习就可以提上日程。
翻译的复习跟阅读的精译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翻译单项训练需要给自己限定时间,英语考试的时间紧张,做到翻译的时候,已经没有大量的时间供自己仔细分析了,因此,从最初的复习就应当培养这一科目的紧迫感。
作文可以参考王江涛的20篇高分写作,从中归纳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表达模版,进而在真题练习中多用、活用。作文写作同样需要给自己限定时间,一般来说,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20-25分钟是比较合理的时间。
最后,作文与翻译的练习结束后,都需要多修改,查漏补缺,争取在下一次的练习中有更大的j进步,这样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有更好的发挥。
4、新题型和完形
这两门在英语考试中占比不大,可以到考研后期的10月后期至11月份再开始准备。在定时训练的基础上,由于这两门与阅读、词汇量的关系较大,每次做完还应当对其中涉及的生词进行复盘。以下是英语几种主要题型的复习规划:
(二)政治复习规划
政治复习我当时主要跟的是徐涛网课以及肖秀荣全家桶。
首先重复刷肖秀荣一千题,同时配上徐涛网课,帮助理解知识点。徐涛老师的网课堪称考研休息区,非常引人入胜,看着段子就把知识学了,当时政治基本无痛复习。
刷完几遍1000题,看过网课,考研政治选择题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顺便一提,这时候783复习阶段看官媒的作用又有了,养成了解时政的习惯,不仅一向被认为是考研难点的时政选择题不攻自破,时政的材料也能熟悉个七七八八。最后的大题只要背住肖四、肖八,政治的分数一定不差。
五、几点建议
最后想特别强调的是,第一,学习的内容是相通的,不要孤立地去学习:时政或者英语阅读的材料可以是783论文的素材或883论述题的观点;883丰富的资料、理论能够为783提供不少的借鉴,只有把所有学习科目打通,才能感受到知识给人带来的自由感,创造正向的激励效果,让人更有信心坚持学习。回顾一年的备考,我感受到的不是苦大愁深、欲哭无泪,而是每天收获新知识,锻炼新能力的喜悦,我相信这要归功于我的这种学习方式。
第二,相信努力能换来相对公平。中传考研改革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作为完整经历过中传考研的人并且如今在中传就读的学生来说,我相信中传考研的公平性,相信报考中传文艺学的同学,只要付出了汗水,就一定有相应的回报。所以不用怀疑,不用埋怨,你只管加油就行。
第三,最最重要的是,保持这种坚定与自信。考研的那年,我经历了换学校、换考纲、推不掉的实习和前无古人的材料评议。尽管有那么多障碍存在,但我的信念坚定,不会在工作与考研之间来回摇摆,也不去想万一考研失败应该如何如何,精神力是有限的,不应把它花在内耗上,而应放在当下,放在此时此刻。
考研是一条漫长的路,考中传尤其是,乃对心灵耐力的极大考验,因此最后不可免俗来些鸡汤吧!“你做三四月的事,到八九月自有答案。”请相信功不唐捐。
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招生情况
近些年文艺学基本上是招6人,其中推免3人,招考3人。
二、专业课一
考题概况:专业课一一般有四道题。必答题三道,分别关于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原理、美学/西方文论三个方面。选答题三道,根据个人的报考方向作答对应题目。
文学理论:
书目:董学文、张永刚著《文学原理》、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
大家看过会发现两本书论述体系并不一样,这在理论研究中是常见的。但它们有内在相同之处,也就是说,即使只读通了《文学原理》,从《文学理论教程》里边出的题,也基本上能自圆其说。只不过,针对某一问题,《教程》里也许会有专门章节展开分析,《原理》里要把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反之亦然。从考试的角度说,考场时间有限,最好有扎实明晰的书本知识做基础,然后再加以发挥。所以两本书都是必要的,做题时,可以根据试题的情况,以一本为主干,一本为辅助,在完整的基础上,又有深化的空间。
答题技巧:如果能找到和所论述的原理相契合的文论家及其观点,不妨适当引用,增加答案的厚度。比如,论文学构思时,陆机《文赋》中的观点、名句就是很好的支撑。
西方文学理论史:
西方文论一般算作文学理论方向的内容。不仅会在必答题中出现,也有过作为文学理论方向的选答题考察的情况。不过2017年,初试、复试都没有涉及西方文论的内容,在近几年算是个例。
书目:董学文著《西方文学理论史》。
这本书的特点是前易后难,这是由西方文论发展状况决定的。从第八章: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开始,就进入了韦勒克所说的“批评的世纪”,文学理论和哲学、心理学等密切联系,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对于这部分,只能慢慢啃,多请教老师。另外,由于内容的丰富性、体系化,在做题时,对西方文论的记忆同样重要。
答题技巧:西方文论的试题,或是问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索绪尔),或是问重要流派(如英美新批评)。对于后者,需要重视每章第一节对于该流派的概述。因为答题时间有限,无法面面俱到的话,可选择两三个主要文论家,联系或对比其观点,进行作答。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书目: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
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是丰富而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难,重在记忆。
答题技巧:中国古代文论的不少论述都极具文学性,做题时不妨适当引用。同时古诗词曲中的名句,如果与论点相符,也可以运用其中。
美学:因为我报考的是文学理论方向,对美学的复习实在知之甚少,抱歉了。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专业课一的试题不会很偏,大块的东西考察的概率比较大。
另外,由于理解是层层递进的,如果觉得自己更适合由易到难学习的话,我对上述参考书目学习顺序的建议是:《文学理论教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二、专业课二
如果说专业课一的特点是难,那专业课二的特点就是多。最近两年专业课二没考大综合,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内容是文学史——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我用的参考书是本科时的教材,其实感觉并不是很合适,所以就不推荐了。有条件的话,可以找找北大本校的教材,有可能更适合做题。
题目情况:重点知识还是主流,但相对于专业课一,更有剑走偏锋的可能。比如,可能有很灵活的题,或者所谓的非重点。大家看成绩单会发现,很多考文艺学的人挂在专业课二上,所以一定要重视。
英语、政治
1、英语一
英语总的宗旨就是:早。各个环节都是越早开始越好!
(1)单词
单词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从开头一直背到结束。我开始背单词还是开始得挺早的,从我决定考研就开始背单词了,并且也一直背到了考研前一天,遗憾的是,中间摸鱼的时间太多了,悔恨啊!导致我到了后期刷真题依旧有很多不认识的词,最令人伤心的是,题干中的单词不认识,最后猜词也猜错了,真的想捶死自己。上了考场我担心的事发生了,背好大小作文模板的我心里美滋滋地想要一鼓作气写完大小作文,但是一看小作文题干要求,妈呀,这个词啥意思啊不认识啊怎么办啊天要亡我啊,只有灰溜溜地略过它。我买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并且结合他的视频看。看学姐学长分享的经验贴说近两年的视频朱伟的废话太多了,所以我看的是2018年的。就算18年他的废话不多,但是每个视频也太长了,我两倍速看都要花好长的时间,所以在看完前两个单元后,我就只看单词分析,不看长难句了,到十个单元后我连视频都不看了,直接背单词(主要还是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面没得时间看视频了,枯了!千万别学我)
总之,直接背单词(单词书和真题中的生词),一直背到考研那一天!个人认为不论哪本单词书,它的作用都只是一个单词本,只要我们作为使用者能坚持背下去,它就是一本好的工具书。背的时候可以结合记忆遗忘曲线及时复习背过的单词。
(2)阅读
因为我经常晒网,所以我97到09的真题只刷了一遍,10到19的真题做了两遍(有点搞忘了,都怪我的拖延症!反正就是近几年的刷了两遍)
我大概刚准备考研就开始做真题了,那会儿也没看什么经验贴,直接就开始做了,做了个完型,就对了三四个,完全丧失信心!就没做了!然后看了经验贴说三四月做了题根本没用会错很多要先背单词。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到这里我真的要仰天长笑了,果然不是我自己的问题,于是很愉快地放弃做真题了!一拖再拖最后单词也没怎么背,到了七月还是开始做真题了!
(3)写作
一开始我也是看经验贴说狂背王江涛作文总结自己得模板,等我背了那么久的作文,最后晒了个网回来,啥都不记得了!到这里我清醒了,我是个废物我还想什么自己搞模板啊!简直是不自量力!
然后我发现了我的救星我的女神!刘晓艳!看她讲的作文课!有趣又有用!她会根据不同的模块将好多种模板,最后自己再根据自己的习惯组装一个专属自己的模板!她的这个课程完全就是保姆级别的好吗!这真的看了她的作文课后,我觉得这作文真的太简单了!唉,收拾寝室的时候把笔记都给扔了,没法拍照了,不开心。
(4)其他
完型、新题型、翻译,这三个分不好拿,我确实也没怎么花时间去刷这几个题型
完型、新题型可以看刘晓艳 的视频!她真的讲得是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我这种学渣,而且人又有趣!
翻译可以看唐静 的视频,我看了一点点后面就随缘了!这个我好像也是看的刘晓艳 的视频!她真的太棒了!我觉得刘晓艳的方法比唐静更适合我,刘晓艳讲的都是那种考前突击纯干货而且完全是保姆级别,手把手教学,唐静比较适合那种时间还比较充足可以慢慢学的人,大概是因为我基础太差了,人又懒吧。
2.政治
首先资料我买的肖秀荣(毕竟考研政治有他了不起,虽然去年他也没压中多少)的精练精讲还有一千题,视频我看的徐涛 。肖秀荣的书比较全面,但他讲课讲得太催眠了;徐涛讲课很有意思,很有趣,能让我一直听下去,但我觉得他的书不够全面。所以我就用肖老的书看涛涛的视频,但是由于教材不配套,所以经常在看视频做笔记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勾画!这都不重要,基本上还是都能找到的,如果想要一个好的听课体验的话,可以买徐涛的书来配合视频,觉得不够详细的地方再看肖秀荣书的PDF。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练题 !最好是看完一章或一节的视频就把对应的选择题给做了!我推荐看一节做一节,因为有些章太长了也太多题了,可能会导致全部视频看完前面的讲的啥已经忘完了,这样题也不会做,错误率也高,严重打击做题积极性!可能最后就题和视频进度不一样。(没错,这些都是我犯过的错,哭死)做一千题的时候,尽量不要翻教材,等做完修订的时候再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标记,最好是准备一个错题本。
一千题做第一遍的时候是配合视频的进度来,但是千万别等视频看完了题做完了再来做第二遍,可以在中途就又开始从头开始做,开始二刷了。刷选择题主要是熟悉那些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我因为经常晒网导致时间不够,就只刷了一遍一千题,后期做肖四肖八的时候这些缺点就全部暴露出来了,关键是也没得时间去补救了。所以要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可以经常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读一读,加深印象。
肖八主要就是做选择题记知识点,肖四就狂背大题当然选择题也不能忽略!
永远不要觉得还早,觉得还有时间,觉得还没到学习政治的时间,早早得就开始准备,没有坏处只有好处。
我用到的政治资料:精讲精练、一千题、肖四、肖八、历年真题除时事政治外的选择题、徐涛小黄书
四、复试中文系复试名单会在复试前3-4天公布,这时再去准备资料就时间就太紧了。所以过线的同学最好都准备一下,每年进复试的人数也不是一定的。
资料:复试报道时,要求提供个人资料。这些资料老师可能前一天看,也可能在你复试过程中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报名登记表,个人陈述(1500字),各种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能证明个人能力的论文、著作及汇总表等。写过的论文可以过一遍,如果碰到灵活的题目,以前的积累会有很大帮助。
流程:
3月20日上午8:30-10:00报道,上交个人资料,老师会查看原件,不要忘带。
20日下午2:00——2:20考英语听力。(一般不会太难,六级听力应该够用了。)
3月21日上午8:00开始面试。老师先叫所有人进去,说一下规则,抽签决定面试顺序,如果有时间要求也会告知,今年要求每人不超过20分钟。然后大家到旁边教室等待。面试中,先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会给三道题,三选二作答。答题前,共有两分钟的思考时间,有纸笔可做简单提要。两道题答完后,老师会根据你的答案进行提问。
题目:今年的三道题是:1.谈谈你对《文心雕龙》的理解。2.谈谈你对生命美学的理解(因为时间很紧我也很紧张,当时没选这道题,所以记不太清了)3.任选两部中外名著,对比其审美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仍然是三个方向各有一题,基础知识是必考的,也会有灵活的题考察日常的积累和思考。
复试气氛很轻松,老师都很亲切和蔼,不会为难学生的。
参考书目: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熙载《艺概》江苏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