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成语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不释卷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成语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他年轻时,因家里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然骁勇善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掌管军事大权,应当多读一些史书、兵书,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以担当重任。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 里的事情又多又复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 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做一个读书人,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我在掌权前后都读了不少的书,感觉从中得到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你本来就是个聪明人,更应该多读点书。”吕蒙问:“可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 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 等兵书,再读些《左传》、《史记》 等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 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他的见解也越来越精辟,一些见解就连当时学识渊博的人也自叹不如。
成语资料
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释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反义词
不学无术
语法结构
主谓式
语法属性
作谓语、宾语、状语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
衍生典故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始就学,笃志不倦。(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手不释卷”。
成语寓意
一个人的成才,环境、机遇、天赋等因素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勤奋好学的人,哪怕外在因素对他再不利,他仍能凭借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而懒惰之人,哪怕他的天赋再出众,外在环境对他再有利,他的成就也将有限。
成语用法
“手不释卷”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比喻勤奋好学。
运用示例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八回》:“他本是手不释卷的人,到了此时,甚觉无聊得很。”
《典论·自叙》原文
帝自叙曰: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鸠后, 荡覆王室。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 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山东牧守,咸以《春秋》之义, “卫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讨贼。于是大兴义兵,名豪大侠, 富室强族,飘扬云会, 万里相赴, 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 西都长安。而山东大者连郡国, 中者婴城邑, 小者聚阡陌, 以还相吞灭。会黄巾盛于海、岱, 山寇暴于并、冀,乘胜转攻, 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观尘而溃, 百姓死亡,暴骨如莽。
时余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伐,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 旬日而返,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夫文武之道, 各随时而用。生乎中平之季, 长于旅戎之间,是以少好弓马, 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弛射常百步, 日夕体倦, 心每不厌。
建安十年,始定冀州。濊貊献良弓, 燕岱献名马。时岁之暮春, 勾芒司节, 和风扇物, 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 手获麞鹿九、雉兔三十余。
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 见余谈论之末,或言: “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 “执事未睹夫项向口纵,俯马蹄而仰肢也。”或喜, 笑曰: “乃耳!”舍曰: “埒有常经, 的有常所, 虽每发辄中, 非至妙也。若夫驰平原,赴丰草,邀狡兽,截轻禽, 使弓不虚弯, 所中必洞胸, 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座,顾或拊手曰:“善。”
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惟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河内史阿言: “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 甚精熟。
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 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 谓言: “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 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 方食芋蔗,便以之为枚,下殿数交, 三中其臂, 左右大笑。展意不平, 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而,故弃臂耳。”展言: “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中也, 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鄛,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 笑曰: “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
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复, 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未户。后从陈国袁敏学, 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于狭路, 直决耳。
余于他戏弄之时少所喜,惟弹棋略尽其妙, 乃少为之赋。昔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
上雅好诗书文籍, 虽在军旅, 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 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所著书论诗赋凡六十篇。至若智而能愚, 勇而知怯, 仁以接物, 恕以及人, 以付后之良史。
出处简介
曹丕的《典论》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著,全书大概在宋代亡佚,今仅存《自叙》、《论文》两篇较为完整。《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它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它对文学的价值的重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儒家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一为“立言”(见《左传》)。但这主要指政治与伦理方面的论著,与文学并无多少关系。曹丕所说“文章”,则包括诗、赋在内。其实,文学——特别是偏重抒情的文学,很难说是什么“经国之大业”,但曹丕这样说,就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兴盛,当然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