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八十年代小学语文课本目录

八十年代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八十年代小学语文课本目录

|

小学课文《小站》的原文,以及作者是谁

《小站》是80年代小学课文,作者袁鹰。原文具体如下:

有一天电视里播放的专题片,是记录一位在四等小站工作的民警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情形。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这样普通人的寻常生活,一向少有人注意。大概观众也没有什么兴趣吧,在大众传媒中,多是奇人轶事与暴富、艳遇之类的现代式梦想。平常朴素的生活里微妙而深沉的意味不大有人去耐心体会了: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来,用西北的方言形容,是人们"心里好像长了草",躁动得不行。不过这也实在无法想象,因为确有人在一夜之间便开起汽车住进别墅。富裕自然是好事,只是这样清寂淡远的生活里的意味被人忽略,觉得有点可惜。

那个一天只停两趟慢车的小站,乘客稀稀落落。民警每天清晨沿着铁路散步,两旁是葱郁静立的大山,偶尔会传来一两声不知名的小鸟的叫声,这情形很是令我神往。

自火车提速之后,这种小站便多被冷落了。崭新的双层列车从它们面前一掠而过,转眼之间便把它们甩在身后,使车上的人失去了从容欣赏小站和其周围人的生活的机会。

夜里,火车穿过长长的黑暗,在清冷的小站上停住,站务员拿着小旗肃立迎侯,有不多的几个人上车下车。路灯照亮短短的站台,站房里的灯光则温暧而迷蒙--那便是站务员们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有的就在这里住宿。我想象着站房里的情形和站务员们简单安静的生活,感到亲切而悠然。远处有朦胧的光亮,那或许是一个村庄,或许是一个小镇,未眠的人们一定正在灯下做着什么。

一个小站,往往连接着许多村子,人们从这里上车,大多只走几站,到不远的地方去。别处常见的难舍难分的情形,这里是不大容易碰到。从小站上车的人极少远行,即便送行也是平殂。在他们简朴的生活里,聚散离合也自有一种安详的气息。那位在小站工作的民警,许多乘客都认识。他制止在月台上叫卖的小贩和在路基附近放牛的农民,口吻类似乡亲之间的谈话。

小站及其附近人们的生活都是我们熟悉的,因为我就在一个小站的近旁住了几年。傍晚时分,沿着铁路散步的心情是落寞的,两旁的绵槐散发着浓烈的气味。坐在很高的路基上,望着下面的人家渐次亮起灯来,有说不出的安宁的茫然。远处煤矿井架上的光亮则璀璨如钻石,美丽得如一个朦胧的希望。夜晚是水一般的清澈。清冷岑寂的夜色将那些周而复始的日子浸入我的心里。

那时索寞的生活,一方面使我沉静下去,一方面又在激起新的幻想。一个偶尔的机会,我来到大城市。二十年过去了,却总是不能对它产生如小站那样的亲近感。在城市的喧闹嘈杂里,我更分明地觉得,在无数小站和它们的周围,才有更深广更合理的生活。它的简单里有丰腴,朴素里有柔润,那是更能满足心灵需要的生活。

我居住在城市,却又疏远着它。我只是远远地眺望着它,把它的喧嚣与骚动隔在我的窗上,不让它们打扰我的清寂的日子。有时候,我会怀疑这是因了心灵的苍老与疲惫,只是当我看到电视里那个小站并被感动的时候,我才明白,过去的日子怎样深印在我的心里;让我在这欲望汹涌的年代依然知道,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寂寞与简单的生活里,我体味着美和人生的况味。

扩展资料

《小站》写作手法

1、通过慢车和快车都基本不停说明了小站的小。

2、通过数字的描写(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几根漆成淡蓝色的木栅栏,三五个人影)等,又说明了小站的小。

3、通过小站上的红榜、小黑板、宣传画说明了工作人员很注重旅客的文化 健康的需求.

4、通过"一尘不染"体现出喷泉和宝塔的干净和工作人员对于环境的讲究。

5、通过"蜜蜂翁翁的边歌边舞"宁静中的"一点儿"早闹给人愉快的感觉。

6、通过第六 自然段表现出,虽然没有电铃(设备简陋)但"站长吹一声长哨子"看出人们还是很负责的把工作做好。

7、对比的手法,通过光秃秃的小山和温暖的春意,突出了小站的布置精心

8、最后的"温暖的春意"是含蓄句,通过温暖的春意体现出小站不止十分温馨,突出了工作人员对小站的认真的态度。

课文讲了北方山区的一个小站,由于工作人员精心布置和认真工作给旅客带来温暖的春意,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站虽小但这正是祖国千千万万个铁路线上的一个个重要的站台,正是这无数个不起眼的小站为祖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做着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着小站的环境,默默无闻,爱岗敬业。

《小站》 是当代著名作家袁鹰的作品。 它的写作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构思上。 文章一 开始, 就围绕 着小站的“小” 展开: “只有慢东才停靠两三分钟, 快车疾驰而过, 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 ” 站上的工作人员不多, 等车的也只有几个挑着箩筐准备_卜城的农民。

站小,设备也简单。 没有钟, 也没有电铃, 指挥列车是站长的哨子。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站, 却 “ 二百口十一天安全无事故” , 在劳动竞赛中取得优胜。 于是 , 站上工作人员强烈韵责汪心和极高的服务质量, 便透过“ 小”而显喀出米了。

作者没有直按描写车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事迹, 而是从另一个角度一一小站的布置和 景物来反映 : 车站红榜旁边的小黑板上 , 用笔写着早晨广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 , 出站口 边贴着卫生宣传画。“ 早晨广播的” , 说明他们天天坚持这样抄写 。 一块小黑板,一张宣传画 , 看起来平平 常常, 但仔细一想 , 就使人感到小站工作人员为旅客服务是多么周到。

袁鹰的作品有《青山翠竹》、《丁丁游历北京城》、《第一个火花》、《篝火燃烧的时候》、《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悲欢》、《天涯》、《运行》、《京华小品》以及《袁鹰散文选》等。

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风帆》,《第十个春天》等;诗集《江湖集》《花环》(与闻捷合著),儿童文学作品:游记《丁丁游历北京城》,诗集《篝火燃烧的时候》、《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等;

散文集《胡伯伯向你们问好》,儿歌集《唱一唱北京》。其中《刘文学》在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一等奖。《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在第一次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二等奖。

他的不少作品,特别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诗歌、散文,如《青山翠竹》(选入课本时改为《井冈翠竹》)、《小站》、《渡口》、《白杨》、《筏子》(选入课本时改为《黄河的主人》)等,都曾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广为流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和太阳比赛早起》入选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本,《白杨》入选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本;《汉字的魅力》入选中学课本。

80年代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我的父亲李大钊》原文哪里有啊,请各位帮帮忙找一下给我

《我的父亲李大钊》原自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创作的一篇散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收纳于《烈士亲属的回忆》一书中,创作时间是1943年。《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原文如下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不同意,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吃中午饭,手里的窝窝头还没啃完,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父亲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姥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这是一篇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但与《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比起来,《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篇回忆录,却不像一般的回忆录,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全面、更逼真,在具文学性的同时,更具史料价值。

从文章标题看,作为一位与父亲有深厚感情的女儿,在回忆父亲的文章题目中没有出现“父亲”二字,好像在情理上说不过去。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个偏正式的向心结构,“回忆”是中心词,“十六年前”表示回忆的时间。作者既是革命者的女儿,又是一名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工作者,她选择这一标题的唯一选择,显然不想把文章处理成一个纯私人的、纯粹父女情感表达的文本。

从语言表述看,有意识地注重叙事符合客观实际,用语很慎重。

比如同样提到时间,写“4月6日”(李大钊被捕日)时,文章中写道“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写“4月28日”(李大钊被害日)这个日期,文章又写道“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两个确切的时间,均写到了报纸,可见作者对文章中的具体时间的写作态度是相当审慎的。这反映出作者的另外一个写作基调:她对于父亲的回忆,态度是相当严谨的,有一种史传写作的味道。

显然,作者在这篇回忆录中,想向人们展现的不仅是一位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和令人敬仰的英烈形象,还是一个慈爱淳厚、和蔼可亲的父亲形象。此文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做到的。

名家点评

近现代作家叶圣陶:二十八页倒二行与末句,恐须令学生细辨。前一句作者心中自问:“是不是痛心……无辜被烧呢。”自问之后即作肯定回答,父亲确是痛心……无辜被烧。此意并未写出,而径作第二问。所云“不愿意”,即痛惜此类书籍文件,不愿烧去也。(《叶圣陶教育演讲》)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名誉院长张庭延:文章像讲故事一样,出现了苦难、惊险、悲壮、悲痛的每一幕,每一幕都揪着我们的心……从此在我们小小的心灵里树立起李大钊先生的高大形象,对李星华老师更产生了无比的尊敬和爱戴。

这一课动人心魄,富于教育意义,是我永生难忘的。(《延静随想集》)

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吉林:《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篇回忆录,篇幅长……“遇难”是文章的中心事件,通过阅读不难理出“遇难前——被捕——在法庭上——遇难后”这一事情发展的顺序。(《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六年前的回忆

我是88年上的小学,谁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那些课文呢?

入学教育

汉语拼音(a o e)

汉语拼音(i u ü)

汉语拼音(b p m f)

汉语拼音(d t n l)

复习一

汉语拼音(g k h)

汉语拼音(j q x)

汉语拼音(z c s)

汉语拼音(zh ch sh r)

复习二

汉语拼音(ai ei ui)

汉语拼音(ao ou iu)

汉语拼音(ie üe er)

复习三

汉语拼音(an en in un ün)

汉语拼音(ang eng ing ong)

复习四

识字(一)1 一去二三里

识字(一)2 口耳目

识字(一)3 在家里

识字(一)3 在家里

识字(一)4 操场上

语文园地一

课文 1 画

课文 2 四季

课文 3 小小竹排画中游

课文 4 哪座房子最漂亮

课文 5 爷爷和小树

语文园地二

我们的画(口语交际)

课文 6 静夜思

课文 7 小小的船

课文 8 阳光

课文 9 影子

课文 10 比尾巴

语文园地三

识字(二)1 比一比

识字(二)1 比一比

识字(二)2 自选商场

识字(二)3 菜园里

识字(二)4 日月明

语文园地四

我会拼图(口语交际)

课文 11 我多想去看看

课文 12 雨点儿

课文 13 平平搭积木

课文 14 自己去吧

课文 15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语文园地五

该怎么办(口语交际)

课文 16 小松鼠找花生

课文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文 18 借生日

课文 18 借生日

课文 19 雪孩子

课文 19 雪孩子

课文 20 小熊住山洞

课文 20 小熊住山洞

语文园地六

小兔运南瓜

生字表(一)

生字表(一)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一年级下册

第一组

识字1

1 柳树醒了

2 春雨的色彩

3 邓小平爷爷植树

4 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识字2

5 看电视

6 胖乎乎的小手

7 棉鞋里的阳光

8 亮的心愿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识字3

9 两只鸟蛋

10 松鼠和松果

11 美丽的小路

12 失物招领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识字4

13 古诗两首

14 荷叶圆圆

15 夏夜多美

16 要下雨了

17 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识字5

18 四个太阳

19 乌鸦喝水

20 司马光

21 称象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识字6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23 王二小

24 画家乡

25 快乐的节日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识字7

26 小白兔和小灰兔

27 两只小狮子

28 小伙伴

29 手捧花盆的孩子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识字8

30 棉花姑娘

31 地球爷爷的手

32 兰兰过桥

33 火车的故事

34 小蝌蚪找妈妈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春风吹

2 好孩子

3 象鼻子

4 咕咚

5 小猴子下山

生字表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第一组

识字1

1 秋天的图画

2 黄山奇石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4 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识字2

5 一株紫丁香

6 我选我

7 一分钟

8 难忘的一天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第三组

识字3

9 欢庆

10 北京

11 我们成功了

12 看雪

语文园地三

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

第四组

识字4

13 坐井观天

14 我要的是葫芦

15 小柳树和小枣树

16 风娃娃

17 酸的和甜的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识字5

18 称赞

19 蓝色的树叶

20 纸船和风筝

21 从现在开始

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合作)

第六组

22 窗前的气球

23 假如

24 日记两则

25 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六

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

第七组

识字7

26 “红领巾”真好

27 清澈的湖水

28 浅水洼里的小鱼

29 父亲和鸟

语文园地七

口语交际: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第八组

识字8

30 我是什么

31 回声

32 太空生活趣事多

33 活化石

34 农业的变化真大

语文园地八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植物)

选读课文

1 四季的脚步

2 秋天 3 三只白鹤

4 小鸟和牵牛花

5 鸡妈妈的新房子

6 骆驼和羊

生字表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二年级下册

第一组

1 找春天

2 古诗两首

3 芛芽儿

4 小鹿的玫瑰花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泉水

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8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 日月潭

10 葡萄沟

11 难忘的泼水节

12 北京亮起来了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 动手做做看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15 画风

16 充气雨衣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 古诗两首

18 雷雨

19 最大的“书”

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1 画家和牧童

22 我为你骄傲

23 三个儿子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 玲玲的画

26 蜜蜂引路

27 寓言两则

28 丑小鸭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29 数星星的孩子

30 爱迪生救妈妈

31 恐龙的灭绝

32 阿德的梦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春的消息

2 一次有趣的观察

3 特别的作业

4 看浪花

5 精彩的马戏

6 画鸡蛋

生字表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