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学作品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增强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让我们有涵养、有气质、有深度,是生活不可缺少的营养剂.
每一部入人心的小说都是一部纸上电影,小说里面有为人处事的道理,亲情,爱情,友情,都会在小说里呈现,我们可以从书中去揣摩对待每一份感情的角色心理,评判对错,从而联想自身,我们也会在小说里看到人们的感动,遗憾,相聚,分离等一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代入角色后,我们也会时而欢喜,时而悲伤,这也是体验生活的另一种方式,所以,小说带给读者的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读者的阅读理念,小说定有天马行空,如果沉迷于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场景,就容易迷失,所以,看小说,要汲取的是积极的方面,至于那些完全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佩服一下作者的想象力以及笔法,看过就算了。我是个写小说的,每一部好的小说都是作者用心努力凝结出来的作品,需要我们去尊重!
1、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文学书籍读多了, 至少写点东西不会太难,文学领域的一些名人不会太陌生吧。
2、增强自己对自然的感知,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细腻的情感,比如面对同一个景点,看文学书籍多的人可以生发出更多的感触,能够更加深刻的领略风景之美。
3、锻造比较丰富的情感,即使不一定会表露出来,他们具有比一般人更高的同理心,更能够体悟别人的感受。
文学类书籍推荐:
法国(12部)
拉伯雷《巨人传》蒙田《随笔集》狄德罗《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高老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加缪《局外人》
策兰(罗马尼亚/法国)《诗集》尤瑟娜尔《哈德里安回忆录》
德国(5部)
歌德《浮士德》德布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格拉斯《铁皮鼓》
托马斯.曼《布登布洛克一家》《魔山》
奥地利(4部)
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卡夫卡:《故事全集》《审判》《城堡》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读名著?小说都是虚构的,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米德尔马契》的作者乔治·艾略特,在十几岁的时候曾抱怨小说无聊的逃避主义——“ 那么,我还有时间花在不存在的事物上吗? ”
无独有偶,图比和科斯米德斯(进化心理学作者)提出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人们愿意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探索那些根本就不真实的事件和经历呢 ?
本文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说, 经典文学和小说,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1、预判事情的发展走向、提升远见;
2、快速、靠谱的获得间接经验,有助于自己做决策;
3、让自己更加敏感和敏锐,发现一些未被关注的因素;
4、了解他人的内心和选择,完善心智理论;
5、少走弯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6、进化自己的价值观,取精去粗、推倒重建。
首先,故事会起到 锻炼和排演的作用,有助于我们预判事情的走向 。
小说的意义,是为现实事件提前排练。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可以根据变量重新审视,做出更有利的判断。
所谓“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为什么有些人很有远见、有前瞻性,是因为他们能看到未来吗?不是,他们不过是读了很多书。
第二, 故事里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属于“间接经验”,有助于我们快速、可靠的获得认知 。
如果靠自己去实践、探索、撞南墙、总结经验,将受限于 缓慢的、不可靠的实际经验流 。缓慢这一点不用解释,为什么还不可靠呢?
因为 相关性里面总有例外,个例永远无法反驳比例 。
只有自己或身边几个人的样本量,视野总是局限的、狭窄的。正如你和你闺蜜都交往了射手男,而他们都出轨了,你就会总结“射手男都会出轨”;如果自己遇到了难办的领导,就会总结“职场都没有靠谱的领导和同事”,就容易陷入井底之蛙的困境。
如果我们能从书里、经典名著里,阅读足够多的故事量,就可以把自己沉浸在 速度相对较快的间接经验流、精心策划的经验流 、想象的经验流或虚构的经验流中。
我们可以不用自己吃亏,就能学到些经验 ;经验也大多数是靠谱的,因为来自于经典文学。不靠谱的畅销文学里的经验,会经过大众的筛查而淘汰,不至于留到你的手中。
第三点,可以引起我们对此类其他事情的观察,以更加 “ 敏锐的视觉和知觉”去观察所处的情境 ,让自己远离“生活中的麻木不仁”。
小说的真谛就在于它没有沿着预期的轨迹前行,也在于它夸大了 所有的力量和所有不可预测的变量 。正是这些力量和变量,影响了人类在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所做的选择。
阅读文学作品和小说,可以让我们对这些 力量和变量保持敏感和敏锐 。
举例子的话,就说回《米德尔马契》的主人公:多萝西娅 。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是选择继承产业扩大事业,还是选择跟随爱情、维护对方的信仰?我们可能会想当然的选择前者,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告诉我们, 还有很多力量在影响这个世界 。
但她对她周围人的影响依然在扩散,依然不可估量,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善的增长也部分得益于那些微不足道的行为。而你我的遭遇之所以不致太过糟糕,一半也归功于那些忠于生活、不求闻达,安息在无人凭吊的坟墓里的人。
第四, 有助于了解他人的内心生活,理解别人的选择 。
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把这种 想象他人内心生活的能力归为“心智理论” (theory of mind)的特质,包括情绪意图、期望、思考和信念等。目的是做信息预测和解释他人行为。
在想象他人心灵方面,人与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通过读小说和文学作品, 我们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的理解别人的心理活动 ;而这些看似虚构的内心世界描述,其实也是作者本人内心的展示,或者是细心敏感的作者对他人世界的观察结果。
继续举例子,这里我想说的是路内的小说《雾行者》 。你怎么看待犯罪?
没错,他们犯错了——你可以说这是他们的选择,并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但对于他们来说,环境造就的思维方式框住了他们的选择。
你不跳进深渊,如何能懂深渊中的绝望?如何体会他们望向外的视角?
你俯视到的选择,是他们仰视的唯一。
这种时候就很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因为你无法懂得和理解。他们的选择,虽有悖于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但顺从于他们的境遇和命运。
读小说的意义,在于我更能理解他们,也明白我没有资格去评判——因为我没有坠入过深渊。所谓“ 未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
第五,历史和文学也会 通过影响深远的失败决策向我们传递智慧,让我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
之所以出现决策失误,一是因为 人类大脑中的某些神经质般的特征 会损害我们的决断力,二是因为 环境的缺陷 让我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这里举例真实的历史故事吧。看到年羹尧功高震主、纵横捭阖,最终被雍正帝除掉,就知道伴君如伴虎,即使有成绩,也不能独揽大权,更不能居高自傲;比如看到韩信在居功后向刘邦索要齐国,就奠定了刘邦对其失去信任的基础,就知道与强者相处需要智慧,不可没有政治头脑,单纯保守。
吸取来教训,书就没有白读 。
最后一点, 进化自己的价值观,取精去粗、推倒重建 。
读经典文学和小说,能让我们的 思想在不断领悟中不停进化,提升批判能力识别糟粕,并推倒重建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系 。
《简爱》有没有让你明白女性独立自主的意义?《知否》里的林小娘下场惨淡,你还会为了权利地位不择手段吗?余华的《活着》能不能让人更珍惜生命、珍惜美好人生的意义?
所以我们读经典文学和小说时,要思考历史人物是怎么思考,如何做出决定的;以帮助我们提升远见,少走弯路,理解他人的心智。
同时要注意, 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好的东西才能源远流长 。相对来说,流行作品、畅销书也不是完全不能看,而是要有一定的甄别能力,看看书里的内容对你是否真有参考价值。所以同样锻炼自己的批判思维,识别糟粕、取精去粗。
以上就是经典文学和小说的意义了,若还有其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愿我们都能在黄金屋中,找到“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我是华莹 ,专注职场干货、思维能力、个人成长和运营知识分享。QS30管理学硕士,AI公司产品运营。
你的每一个点赞或收藏或关注,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让我们一起在快节奏的世界里,做彼此温暖的职场人吧!
从小到大你读过多少书,不算上课本,读过的文学名著有几本,你读书的过程中读懂了书中的含义吗?明白读文学名著带给你的好处了吗?下面我为您整理了读文学名著有什么好处。
阅读经典名著的好处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
而阅读流行文学的好处是能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不过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把握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什么是好的流行。
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选择有益的书籍阅读
知识无边无际,全世界每天出版的图书就有几万、十几万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通晓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要选择对我们最有益的书来读。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武侠、言情小说以及卡通漫画、科幻、恐怖、休闲方面的书,如:《三重门》、《武侠传奇》、《文摘》、《意汇》等等。的确,每种书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如:言情小说语言优美、文笔流畅;武侠小说,语言形象、人物刻画惟妙惟肖;侦探小说情节生动、推理缜密、布局扣人心弦。可是读这些书籍,你有多少受益,你学到多少知识呢?
大部分都是无效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加上这些书故事情节性太强,内容低级、庸俗,同学们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很容易陷入故事情境而不能自拔,就会出现上课、上自习时也想看的现象,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因为痴迷武侠小说中的“侠”、“义”而参与打架斗殴,痴迷言情小说而过早谈情说爱耽误学业的例子。据老师反映,去年高三有位成绩优秀的同学,就是因为沉迷书籍,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最后连二榜大学都没考上。
建议同学们多看看中外名著。而许多同学对名著有畏惧感。一位同学在调查表中很中肯谈了自己的看法:“名著的部头巨大,情节冗长,节奏缓慢,书中所写的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的关系难以理解”。但是,同学们,经典名著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它影响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受到读者和时间的长期检验,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它的情节、它的人物形象,对读者产生的震撼力,远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比得了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我们要读的二十种著作,《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复活》、《欧也妮·葛朗台》、《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同学们你自问一下,你读了其中的几种?你再思考一下,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读书的意义在于一是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知识面,所谓腹内有书气自华;二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笔能力;三是可以在这个纷杂的世界里,静心涤虑,宁神致远,享一份自在自我的世界.
1、读文学名著让人更有人性
因为文学名著是通过更广的空间和恒久远的时间筛选出来的,换句话说,她能打通更多人的人性。能去阅读这样的文学名著,就能与更多的人有了可以沟通的基础。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更有人性。
2、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文学名著的知识涵盖面是非常广的,这些只是包括多方面:获得文学知识,可以了解到如何去进行文学创作,语言,修辞,情节,人物塑造,如何提炼主题,如何组织线索。
获得社会知识:每一部文学名著,都是对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进行描述,有些文学名著还带有前瞻性,同学阅读,都可以快速集中的获得。
3、提升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我们经常说名师出高徒,名著就是我们不讲话的名师,所以文学名著出高徒,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把自己的认识能力、思想境界、和处理能力迅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要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用庸俗读物上,要多读名著。
文学名著的特点
文学名著不是就行读物,靠炒作,可以炒作出来就行读物但是炒作不出名著。文学名著一定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和考验。只有具备以下特征,才算得上文学名著。
1、广泛流传
所谓的广为流传,是指时间上和地域上两个维度。从地域上来说,能够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国家就传来来。从时间上来说,它不是一时炒作的热度,而是能穿越时间穿越历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才不是遮人耳目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东西一时很热,但是很快消失了。而有些能名著,当时被埋没了,学随着历史的推移和积累越来越有被认可。所以中国的文学名著在国外流传,国外的名著能在中国流传。
2、高度的艺术性
能够在时间和空间打破限制的文学作品,那就必须有高度的艺术性,不是靠一时的炒作能遮人耳目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文学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表达,情感的抒发等方面一定能引起更多人的认可。
3、高度的思想性
文学名著一般都会对某一时代、某一现象、某一情感,有深刻的认识,高度的概括,和犀利的表达,带有高度的思想性。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是具备高度思想性的。
上一篇:戏剧影视文学职业规划书,戏剧影视文学职业规划书怎么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