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文学名著分别是《悲惨世界》、《大卫·科波菲尔》、《约翰·克里斯多夫》、《巴黎圣母院》、《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童年》、《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飘》。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法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长篇小说,出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男主角冉·阿让是一个伐木工人的儿子,身世悲惨,年幼的时候就成了孤儿,长大以后又不断失业。在他二十五岁那一年,他为了抚养姐姐的7个孩子,迫不得已去商店偷窃面包,结果被判服极重的苦役。
在服役过程中,他三次越狱失败,最终共判处19年有期徒刑。冉·阿让的人生经历,在雨果的笔下,真实地反映出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环境多么黑暗。这样一个社会,如何一步一步把勤劳本分的老实人逼良为娼。
冉阿让,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明证。我们读这本书,可以回到19世纪的法国,学习过的不只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更是一段真实存在的历史。
《大卫·科波菲尔》
本书出自英国小说家狄更斯之手,狄更斯自己称这部小说为“心中最爱的孩子”,可见此部书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之高。狄更斯本人,是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笔下,主人公科波菲尔是个可怜的孩子,在他还未出生时,亲生父亲就已经去世。
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不料他却因为继父的残暴而最终逃出家门。本书以科波菲尔的悲惨童年为开端,向读者们娓娓道来主人公坎坷却也最终迎来幸福结局的一生。此书表明了狄更斯心中最深处,对世界和平与美好的理想和期待。
《约翰·克里斯多夫》
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一个败落的音乐世家,幼年的他就展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无奈家道败落,他的一生因此而坎坷开场。
在主人公的一生中,一共经历过几段爱情,但是也都以失败告终。克里斯朵夫晚年专心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此书是罗曼罗兰的成名作,至今仍是经典。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而维克多·雨果,则有两部小说入选世界十大名著,另一部是上文提到的《悲惨世界》。这本书艺术而又真实,戏剧而又惨烈的再现了,在四百多年前路易十四统治之下的法国社会的黑暗。
在书里,教会的主教和宫廷中的皇帝狼狈为奸,对百姓施行前所未有的压迫。法国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书中的吉赛卜女郎埃斯梅拉达,就是雨果刻画出的一个典型受害者。听闻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使全世界许多爱好艺术的青年心痛不已,不妨读读雨果的这本书,在书中再览巴黎圣母院荣光风采。
《红与黑》
《红与黑》出自法国作家司汤达之手,这本书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闻名世界的经典长篇小说。主人公于连拥有着一个复杂的内心,双重人格和十分矛盾的性格。他一生命运悲惨,年幼时被父兄虐待,而后远走他乡,在任职家庭教师的市长家中与市长夫人相爱。
最后东窗事发,在断头台上被杀,而他的情人瑞那夫人则亲手埋葬了他的头颅。在这部小说发表后,司汤达也随即成名,这部书可谓是想要了解法国政坛就不得不读的经典之作。
《战争与和平》
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也是人类文学史上的永恒经典,这部书里刻画的人物可谓是包罗万象。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社会现象,里面出现的人物有近千个。
从个人到集体,从和平到战争,从国家到私人,所有一切可能会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过的人类历史事件都在这本经典著作中存在。不仅有婴儿的降生,也有生命的终结,不仅有爱情的喜悦,也有战争的悲痛。可谓是一部人间现象研究全书。
《童年》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的小说三部曲的其中一部,此书中的片段也常出现在中学教科书上,另外两部分别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童年三部曲,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作者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原型,讲述了主角阿廖沙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被母亲和残暴的外祖父,抚养长大的坎坷人生经历。
在阿廖沙的童年中,他的外祖母给他的正能量和影响是最大的,外祖母甚至在他的以后人生经历中,也起着指路明灯的作用。这部书,生动地讲述了19世纪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可以带我们穿越到过去,走进沙俄下层人民真实的人生。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部经典世界名著,也是其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桀骜不驯,甚至堪称遗世独立的奇女子,这类女子是世间少有的。她如此勇敢地追求爱情,最后却落得一个卧轨自杀的惨状。
这是一个悲剧,但是安娜却是一个值得敬佩和瞻仰的女子。她身上的这种桀骜不驯,里面有三分自由,五分热情,两分才华,又或许是五分才华,五分自由。总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之作,也是19世纪的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品。
书名中的这座呼啸山庄,在小说中位于英格兰北部,几乎与世隔绝。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被山庄里的老主人收养,后经历恋爱的伤痛,对与其女友结婚的地主林顿进行疯狂报复。叙述了林顿和恩肖两家人,两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这部小说相比于别的小说,多了一层恐怖和压抑的气氛,但也正因如此,这部小说向来独树一帜,其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飘》
《飘》出自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是一部以爱情为主打,同时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大背景下,反映了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人民生活的浪漫主义小说。女主人公斯佳丽和男主人公白瑞德,在战争背景下的相遇、相知、相爱。以及两个人一起经历的许多人生大事,经历在战争中的爱情,也经历了爱情最终的消亡。
《飘》在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一经出版便打破了所有的销售记录,直到现在,影响力依然是空前的,其带给我们的启示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只是爱情,还有复杂的人性,女性的独立与追求等等。
《天黑前的夏天》诺贝尔文学奖《没有悲伤的城市》《追风筝的人》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由73岁的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获得。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由于他对殖民地文学创作的影响,他对处于不同文化大陆之间的难民的命运进行了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渗透。”而他的获奖作品是《囚笼》,这部作品是一个关于一名店主和一名女性顾客的短篇故事。从陌生到之后的熟悉过程。
古尔纳于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了八部小说。他的作品主要关注殖民主义和流亡带来的痛苦和身份危机。英国文学评论家称赞古尔纳的创作,认为他既有奈保尔的犀利风格,又有本·奥克利的诗意语言。在他的小说中,读者不难发现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出于对非洲家乡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不满甚至仇恨,流亡者希望在英国找到精神寄托;另一方面,由于非洲文化根深蒂固的根基和英国社会的排斥,他们很难融入英国文化和社会习俗。因此,他们不得不召唤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痛苦记忆,不断地在现在和过去、现实和记忆之间进行谈判,并试图找到一种平衡。
总体而言,古尔纳的小说主要讲述非洲移民的故事,深入分析他们面对当代社会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共同遗产的痛苦和困惑,以异化的性格描绘当代英国社会脆弱的一面。移民作家对英国的矛盾态度往往表现在创作形式的偏离上。
在古尔纳的小说中,穿梭于时空中的零碎故事取代了传统的线性叙事,这种断裂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那些处于错位和分散状态的人物的生活状态。在全球化背景下,散居不仅意味着犹太人的征服、离开和流浪或人口贩运带来的强迫移民,而且还意味着跨国流动现象,包括多方向的文化迁移和融合,以及占据不同文化空间的能力。这一运动不是简单的人口运动。它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构成了一种连锁互动的全球文化和社会关系。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公布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公布,10月7日,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在诺奖颁出的多类奖项中,文学是大众关注度最高的一类,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公布。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公布1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7日19点正式揭晓,由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获得。
“因为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文化和大陆之间的鸿沟中难民的命运的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公开资料显示,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1948年生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著有代表作《天堂》、《海边》等。
阿布拉扎克·古纳出生于1948年,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长大,并于1960年代末作为难民抵达英国。
阿布拉扎克·古纳用英语写作,现常居英国。他出版了十部小说和一些短篇文章,难民相关的主题贯穿于他的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有《天堂》、《海边》等。
算上本次的获奖者,自1901年以来,已有110余位作家摘得诺奖桂冠,既有大众熟知的“文艺偶像”,如马尔克斯、海明威、泰戈尔,也有比较小众的“低调实力派”。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公布2
【近年来获奖者一览】
2020年: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奖理由:“她用无可辩驳的诗意嗓音,以朴实的美感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代表作品:《阿喀琉斯的胜利》《野鸢尾》
2019年: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奖理由:“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代表作品:《骂观众》《卡斯帕》《试论疲倦》
2018年: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丘克。获奖理由:“她叙事中的想象力,充满了百科全书般的热情,这让她的作品跨越文化边界,自成一派。”
代表作品:《镜子里的城市》《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2017年: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奖理由:“在伟大情感的小说世界中找到现实世界与虚幻深渊的连结”。
代表作品:《长日将尽》《别让我走》《被埋葬的记忆》。
资料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歌手、诗人鲍勃·迪伦。
2016年: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奖理由:“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代表歌曲:《答案在风中飘》 《时代在变》《像一块滚石》。
2015年: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理由:“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代表作品:《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2014年: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奖理由:“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
代表作品:《星形广场》 《暗店街》 《青春咖啡馆》。
2013年: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品:《逃离》《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
资料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卢绍庆 摄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奖理由:“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代表作品:《红高粱》 《酒国》 《丰乳 肥臀》
2011年:瑞典作家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奖理由:“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代表作品:《途中的秘密》 《看见黑暗》 《悲哀贡多拉》。
2010年: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奖原因:“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代表作品:《绿房子》 《城市与狗》 《酒吧长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