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某些人行善了,没有得到福报,子孙反而不兴旺;而某些人作恶的,也没有得到该有的报应,他的子孙反倒还很发达。
于是,有人开始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正确性。
中峰禅师解释说:凡人容易被世俗的见解所蒙蔽,心灵没有洗除干净,法眼未开,所以他们经常把真的善行反认为是恶的,把真的恶行反认为是善的。
普通人眼中的善与恶是这样的:
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用礼貌待人是善。贪财,乱要钱是恶;不贪财,清清白白守正道,是善。
但中峰禅师不这么认为,他说:益人是善,益己是恶。若是做的事情,可以使别人得到益处,那怕是骂人,打人,也都是善;而有益于自己的事情,那么就是恭敬人,用礼貌待人,也都是恶。
大公无私是善,谋求私利是恶。从良心上所发出来的善行,是真;不走心做做样子就算不上真善。为善不求报答,积累阴德,所做的善事,是真;目的不单纯,企图有所得,才去做的善事,是假善。
须知善恶制衡,人类方能长久存在。
善恶,是人们就对特定实体造成利害影响的所作所为,在道德层面产生的主观印象。所作所为:有利于特定实体,则其性质为善;有害于特定实体,则其性质为恶。
善恶的核心,无非利益。而这利益,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人类的存在时间。所作所为:越可延长人类的存在时间,便越善;越可缩短人类的存在时间,越越恶。
其次是世间(包括物与外人)。所作所为:越有利于世,便越善;越有害于世,便越恶。
最后是自我。所作所为:越有利于己,便越善;越有害于己,便越恶。
当然,上文谈的是善恶之事,善恶之心则不同。
若因善意而成恶事(即好心办坏事),则事为恶,心为善;若因恶意(别有所图,如谋求回报)而行善事,则事为善,心为恶。
此外,善恶还牵涉到个人能力:越是尽力行善,或努力减恶,心便越善;越是肆意作恶,或有意远善,心便越恶。
机术
一切可提升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的人类所作所为的统称,是为升术;一切可降低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的人类所作所为的统称,是为降术。升术与降术,合称机术。
任何生物,都有维持自身稳定的本性;且在其由生而亡的衍化历程中,必先后依次历经(衍)生、(增)长、衰(减)、(消)亡四象。而长之末、衰之初,是为(壮)盛。
生物整体的稳定程度(个体的稳定程度与此不同),有两种评估方法:先看存在时间,后论种群数量。生物的存在时间越长(短),稳定程度越高(低);种群数量越大(小),稳定程度越高(低)。
须知存在时间对生物稳定程度的影响,远高于种群数量。所以,若某因素使生物的种群数量增大(减小),但存在时间缩短(延长),综合所得的稳定程度将会降低(增高)。
处于壮盛阶段,便是生物最稳定的状态——此时,其种群数量,达到整个衍化历程中的最大值。
升术有助于人类提升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人类种群数量的增长。所以,升术的发展越快,人类由生而盛的历时便越短——人类由生而亡的总历时,也相应越短。
凡事有利必有弊。升术最大的益处,在于增加人类的种群数量;最大的弊端,在于缩短人类的生存时间。
能洞彻升术的利弊,便可化解诸多疑问。譬如老聃、庄周为何“拉历史的倒车”?世人为何以平庸居多?圣人为何出于平庸却混于平庸?天下为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善恶
人之善者,必推动升术的进展,提升人类的稳定能力,而缩短人类的生存时间;人之恶者,必推动降术的进展,降低人类的稳定能力,而延长人类的生存时间。
故功在当代,则祸在未来;祸在当代,则功在未来。因而利人类越大者,害人类反深;害人类越大者,利人类反深。是以庄周云:“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按:“天之君子,人之小人”,《庄子·大宗师》原作“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吾依据文义改之。)
若人皆为善,必无以久存;若人皆行恶,必不得长生。故世人必有善恶之分,且必善恶得以制衡,人类方能长久。
世间万物均有维持自身稳定的本性。善恶不分,实人类维持自身稳定的本性,在不同个体中的反映。是以善恶贤愚,圣人皆浑之。故庄周云:“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善的本义是“吉祥”,做形容词用有“完好、共同满足、吉、美好、善良、慈善、应诺、领先、慎重、高明、熟悉”等义项,做动词用有“擅长、修治、羡慕、认为好、赞许、友好”等义项。
做名词用有“好人”义,还做姓氏。还有“好好地;多;常;易”等义项。总之“善”的概念需要从利他性上体会,所有的含义都由此衍生。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
恶,是汉语词汇,有多种读音,分别表示不同意思。如è,表示坏的,不好的。如wù,表示讨厌,憎恨,如ě,表示要呕吐的感觉,如wū,是文言叹词,表示惊讶。
扩展资料:
指善与恶。若再加上无记,则合称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然于经论中有多种不同说法,依成唯识论卷五之意,能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与无漏行法为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有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
其善恶之分际,在顺益与违损之差别。且善恶二者皆须贯串此世与他世,否则即为无记。如人、天之乐果,于此世虽为顺益,于他世则不为顺益,故非为善,而为无记性。又如恶趣之苦果,于此世虽为违损,于他世则不为违损,故亦非恶,而为无记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恶;百度百科-善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课外文言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课外文言文翻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