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4版)》可作为高等工科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计算机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械设计在设计方法和设计形式等方面的变革和进步。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多学科交叉趋势构成了现代机械设计的鲜明特征。依据大专院校机械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般机械设计的要求,编写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本手册简明且相对完整,更方便学生的使用,也适用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快速查阅和使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包括了机械设计的一些常用资料,适用于一般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参考。本书主要内容:机械设计常用资料和数据及制图标准、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螺纹和螺纹连接、键和销连接、常用机构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减速器、滚动轴承、联轴器、常用电动机和控制用微型电动机、密封和圆柱螺旋弹簧设计。本机械设计手册充分考虑了一般机械零部件设计过程最常用的设计数据与相关资料,力求简明和相对完整。许多部分编写了必要的文字说明,便于读者能更全面理解相关内容和正确选择设计参数。本书不仅提供常用数据资料,而且具有对机构与机械设计的指导作用。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机械专业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的简明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介绍
对于成绩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应时刻想到如何拓宽和加深问题的难度。例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实际应用为依托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定。对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学过的简单知识要尽量少讲,避免出现知识的重复回炉,使学生厌烦;初期设计方案,传动方案,设计计算,结构设计,齿轮的装配,轴承的选用及寿命计算,整体结构的合理性,适当的时候还应添加一些课外的知识,如电动机的选择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成绩中等、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当采取巩固完善的方式,应时刻想到要扎实知识基础和努力完善知识的能力。充分指导则主要面向这样的学生,之后的设计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对课程设计的步骤要充分了解,结合实例进行有效的设计选用,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扎实肯干,并要了解各构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设计过程。如减速器的基本构成,课程设计简单计算等,使他们能真正学以致用。对于成绩一般,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应当采取培养兴趣的方式,应时刻想到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习,爱设计。引导这部分学生积极面对课程设计,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设计的学习态度,对于不求甚解的同学,教师应积极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独立完成简单的设计,良好关系的形成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教师树立榜样,认真指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培学生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经常播放视频,是课程设计形象化,降低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产生的压力、形成良好互动的设计氛围。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轴的机构设计,齿轮的传动方式,减速器的基本样式等通过视频的讲解,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如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的拆装,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实践教学更为恰当,使教师的枯燥讲解变得生动易懂,从而培养了学生课程设计的学习兴趣。
机械设计课程
近几年,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对《机械设计基础》学习兴趣不浓,对课程设计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由于理论性强,内容综合,学生对此感觉更加乏味。在教学上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没有探讨出分层的、体现个性化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更没有将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及时更新,仍然采用旧的过时的标准去考核学生,因而面对众多高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与学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势必影响《机械设计基础》课堂设计质量,最终导致学生学习信心、兴趣的进一步丧失,教师教学成就感的丧失。所以,如何进一步研究《机械设计基础》融入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机械设计基础》融入课程设计,针对教育对象的掌握情况,按照个体差异的不同,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区分,个体化设计,扬长避短,之后进行综合设计,总结提升。课程设计实施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特点,研究学生基础情况,对接受能力强的和比较弱的进行区分,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充分了解,做到胸有成竹。在课程设计初期收集视频资源,尤其要深入研究课程设计理论方法,先摸清编写思想、编排结构,理出其中的设计过程,通过知识架构进行分类,将课程设计分为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再通过平时的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课程设计的需求。
上一篇:项目经理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
下一篇:返回列表